百度试题 题目(3)法的价值具有应然性和实然性。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反馈 收藏
法律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是法学理论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分别指法律的应当状态和实际状态。 一、法律的应然性 法律的应然性,是指法律应当是怎样的,即法律的理想状态或应当达到的标准。它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的价值追求和期待,是法律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原则。应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的制定应符合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
法律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是法学理论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分别指法律的应当状态和实际状态. 一,法律的应然性 法律的应然性,是指法律应当是怎样的,即法律的理想状态或应当达到的标准.它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的价值追求和期待,是法律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原则.应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的制定应符合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法...
从一般意义上讲,法分为实然的法(law as it is)和应然的法(law as it ought to be)。应然就是“应该是怎么样的法”,实然就是“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法”。实然的法就是法律规则。法律永远都是不能做到“应然的法”,只能通过努力,让实然的法,也就是法律规则的尽量靠近应然的法。律学研究的...
宪法一般是从审判权运行的角度确定司法独立原则,据对世界142部成文宪法的统计,有105部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如德国基本法第97条规定:“法官具有独立性,只服从宪法和法律”,日本宪法第76条规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和法律的拘束”。保障法官独立是现代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尤其是法官制度的...
宪法一般是从审判权运行的角度确定司法独立原则,据对世界142部成文宪法的统计,有105部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如德国基本法第97条规定:“法官具有独立性,只服从宪法和法律”,日本宪法第76条规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和法律的拘束”。保障法官独立是现代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尤其是法官制度的...
一、对罪刑法定原则应然性与实然性的认识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即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什么罪,对犯罪处什么刑,均须由法律预先明文规定,也即所谓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一来自拉丁语的 法律格言,是对罪刑法定原则含义的高度概括。倘若追溯罪刑法定原 ...
描述性是实然,描述事实 规范性是应然,价值判断
所属专辑:法理学 自考 考纲解读 音频列表 1 法理学流派思潮的含义和构成条件 543 2018-04 2 法理学理论学说的三方面内容(实然性、应然行和必然性问题) 573 2018-04 3 国内法理学未能关注渊源性要素的境况 546 2018-04 4 法理学要素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
注意区分“应然”和“实然”,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中是很重要的。社会不是写了份规定就会按规定来执行,这种法制社会在今天的地球上都没有。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影响力是很弱的,弱到农民军都要跨州连郡了中央可能才会反应过来。而这也只是无数特殊性中的一部分。影射史学爱好者非常喜欢放大一般性而忽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