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法忍是佛教中一种高深的境界,指的是对一切事物皆为无生这一真理确信无疑。它包含着对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确切理解,将心安住在所悟的这种境界之上。无生法忍即对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理解。这种忍力超越了普通忍辱的意义,通过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实现。无生法忍等同于涅槃,是对无生灭诸法实相中的信受通...
这就是「伏忍」;忍了一次,二次……久而久之,就能驾驭自己的习气、烦恼,对逆境、顺境都能甘心甘受,这就是达到「柔顺忍」的境界;若自己能够进一步保持不动的心,不落入是非善恶的相对境界,契悟到诸法实相,这念心安住在不生不灭,就是成就「无生法忍」;更进一步契入佛果,达到...
无生法忍:是证得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这时候人也空了,法也空了,人法双亡。这就是无生法忍。生忍就是人空。有人空的境界,才能得到生忍。能有人空,就有生忍。再有法空,就是法忍。人空法空,这是无生法忍。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对着这种境界,想说又...
1.忍辱是六度之一,在唯识部经典中,忍辱分为四种层次。 2.生忍:在世间法上,对八苦、言语触刺、世态炎凉、自然灾害等做到八风不动,且能做到恶来不报(忍于众生而不回击)。比喻:胯下之辱、卧薪尝胆、十年寒窗、苏武牧羊、长征等都属于生忍的范畴。 3.法忍:不在人天善法上徘徊,对般若部、唯识部诸经不要嫌多...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何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大家都知道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也是地上菩萨所修十波罗蜜多之一,称为忍辱度或忍辱波罗蜜。所谓“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目之为忍。”可见忍辱表现出来,最平常的心行法相就是忍耐;就是面对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恨怨恼...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佛教讲忍,有三种层次: 生忍: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忍受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 法忍: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慢,能够自我疏通,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个平等美好的世界。能随处随缘的觉悟到无生之理,就无所谓忍或不忍。©...
法忍,意谓对一切无情的状态也能够忍受。 实际上感受都是虚幻的,如果当下这一念心回归到清净自性,哪怕是趋近清净,也能超越那些所谓饥渴、寒热感受。 还有疼痛,当疼痛发生的时候,当下就有一个不疼痛的东西,八苦交煎也无妨。这是忍辱的功夫,能够修到福报。
法忍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之真理中。忍,忍耐、忍许、忍可、安忍,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八五中):‘于法实相安住名忍。’法忍通常有苦法忍、道法忍之别。苦法忍...
法忍,指对佛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的真理,心不惊惧,信受不疑,安住于佛法之中精进修学。法忍是接受并依教奉行佛法。无生法忍,大乘菩萨亲证如来藏常住不坏,缘一切法无尽生灭,心能安忍,不取证无余涅槃。这是大乘法忍的核心,需证得无生法忍道种智,成就佛菩提。入地菩萨需具备四个条件:已证人...
无生法忍是特别对空性,对我空、法空的真理安住随顺,就是无生法忍。这个是初地以上境界了,我们凡夫只有两种,叫做生忍跟法忍。其实忍辱它不是一个什么法门,它是一种个性。忍辱跟精进这两个都是一种性格。忏公师父说,修行的成败跟个性有关系。他讲的就是忍辱跟精进。一般来说,比较有道心的人、出世心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