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林业部一些领导看到批示后很兴奋,认为是宣传森林作用的大好时机。可是林学家沈国舫看到后觉得“森林引水论”缺乏科学依据。当时他刚好完成“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于是找到项目负责人钱正英院士。在钱正英的支持下,沈国舫写了封言辞犀利的意见书,由钱正英直接递呈给朱镕基。朱镕基把沈国舫的意见书批示给林...
“祖国需要绿化,绿化需要人才。我的一生中主要围绕着两件事:育树和育人。”沈国舫说。1956年,沈国舫乘坐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回到了阔别5年的北京,回国后,他被分配至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 沈国舫回国之初,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期,我国的造林学科尚...
4月16日至18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来善调研。中国工程院国际局原处长徐海燕,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杨金融,市县领导曹丽丽、钱学勤、顾新宇、赵亚锋、楼向辉、郑洁梅、余华君、许建嘉等参加。 4月16日下午,沈国舫院士来到嘉善·长三角院...
沈国舫深知森林是地域特征很强的学科,机械照搬别国理论和方法,必然会出现与本国国情格格不入的情况,从根本上影响了林学学科和林业事业的发展。做中国人自己的造林研究,这是沈国舫回国后投入精力最大、思考最多的事。在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沈国舫把眼光放到了北京西山。1957年开始,沈国舫每周都要骑着自行车往返...
沈国舫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沈国舫介绍: 沈国舫(1933.11.15- )林学及生态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嘉善县。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家重点学科...
沈国舫 教授 收藏 完善纠错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教育工作经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林学家,森林培育学家,1954年毕业于我院林学专业。在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速生丰产林培育、干旱半干旱地区...
11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一行到学院调研考察,贵州大学教授、林学院院长丁贵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院长熊起明等陪同调研。 在学院水处理世赛基地,沈国舫详细询问了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曾璐锋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各项细节,了解水处理各项工艺在市场投入使用情况。在学院家具世赛基地,沈国舫详细了解基地运行...
沈国舫:关于退出,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建立了院士“资深机制”,就是院士到了80岁就转入资深院士,你在工程院就没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投票选举,也不能推荐新院士,但院里学术活动你还是可以参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退出机制。像我今年11月刚转为资深院士。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物碳库,既是碳汇,也是碳源。为避免森林成为碳源,有哪些减排增汇途径?对于增汇来讲,森林也会“衰老”吗?人工林的增汇效果一样吗?森林如何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视频,推出2023《科学家讲科学》科普栏目,本期让我们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一起走进“...
沈国舫院士简介 沈国舫 沈国舫 Shen Guofang (1933.11.15 -) 林学及生态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嘉善县。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