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面对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背景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新要求,江苏可以在产业协同、要素配置、设施互联以及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力,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推动区域产...
统筹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徐州科创圈建设,打造云龙湖实验室、高端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打响“彭聚英才·城就未来”品牌,提升创新策源、科创服务、成果转化、人才...
科技系统将以打造“一中心”为工作主线,着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略科技力量聚合、前沿基础研究策源、高新园区新质转型、企业创新能力升级、开放协同创新赋能六个行动,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江苏与教育部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
一大批主导产业企业通过智能化升级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就是代表之一。走进位于海门开发区的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中心,可以看到车间建设了PLM、APS、MES、LES等多个数字化生产系统,实现从设计、计划、生产管控、派工报工、物流配送到过程质量管理的数据...
绿色争做示范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们将以全国五星级绿色港口、蝉联亚太绿色港口为新起点,围绕“用能体系低碳化、作业机械清洁化、环境治理精准化、现场业态景观化、运输结构合理化”的“绿色五化”路径,持续巩固绿色港口建设成效,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深走实、创新创效;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占...
专题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干构建专题概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本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世界 形势实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
要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探索创新人才引育用留政策机制,积极整合各类创新载体资源,全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市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路径,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注入...
坚持区域一体、城乡融合,以“协同发展新成效”推动现代化建设走在最前列。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等机遇,在区域竞合中集聚要素资源、锻造比较优势,在城乡融合中畅通要素流动、实现互促并进。 一是融入区域一体发展。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和宜长高速北延、常宜高速南延...
“9+1”机制显著提升人民法院环境司法效能,创新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裁判规则和执行方式,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和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强化了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整体保护,促进了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
【以江苏高质量发展成效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1月23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这是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对江苏的厚爱重托。“走在前、做示范”就是要对标先进、勇争一流,为全国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