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着力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1+3”重点功能区战略部署,实施以“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壁垒和传统的梯度划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实现省域一体化发展。其中,沿江八市组成的扬子江城市群,...
江苏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2017年部署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统筹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打破苏南苏中苏北传统地理分界、行政区划壁垒制约,2023年“1+3”功能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倍...
而对于“1+3”各重点功能区,要以 实施一批重大功能性和支撑性项目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其产业体系,提升其产业体系竞争能 力。此外,各重点功能区还需要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不仅强调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还要加强区域优势互补,从而塑造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体系 一是创新驱动战略...
而“1+3”地区的重点功能区,则应通过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工程的建设,不断地健全自身的产业体系,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各个主要功能区之间要实现互动发展,既要注重培养和利用地区的相对优势,又要强化地区之间的相互补充,以此来形成江苏地区间的新的协同发展模式。一是实施“以创新为动力”的...
近年来,江苏着力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1+3”重点功能区战略部署,实施以“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壁垒和传统的梯度划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
站在新起点,江苏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作用,更高起点谋划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安排、制度设计、任务措施,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携手绘好共同富裕“繁荣图”。 共建产业园区,先富带动后富 苏州...
潘安湖整治是江苏徐州重塑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这里正努力建设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将辐射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不断拓展江苏的发展纵深。苏中的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的地理低点,历史上洪水肆虐,被称为“锅底洼”。在里下河腹地的...
潘安湖整治是江苏徐州重塑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这里正努力建设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将辐射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不断拓展江苏的发展纵深。 苏中的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的地理低点,历史上洪水肆虐,被称为“锅底洼”。在里下河腹地的兴化...
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日召开的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了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其中江淮生态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意味着作为“1+3”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生态经济区”在江苏发展新棋局上铿锵落子。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虽然有着合理性和必然性,但苏北“跟随者”的姿态始终难以改变。如...
9月1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江淮生态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事关全省发展大局和长远。 2016年10月17日,省委书记李强在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