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元年(前156年),置汝南王国,立其子刘非为汝南王。汝南王国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汝南王国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东南部、安徽阜阳一带。三年(前155年),徙刘非为江都王,汝南王国除为郡。 东汉封国 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甲子,明帝子刘畅被封为汝南王。汝南王国都平舆,今安徽临泉县西古城子。
到了咸宁年间,他又摇身一变成了汝南王。这会正赶上太子司马衷和齐王司马攸争储位,朝廷闹得不可开交。作为资历最老的宗室,司马亮愣是一句话不敢说,生怕得罪人。结果这波不站队反而成了最大赢家,等齐王倒台,他把人家的官位都捡了个遍。晋武帝晚年,打算让司马亮和杨骏辅政。可这位老臣又怂了,在杨骏抢权...
咸宁三年(277年),我改封汝南王,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开府、假节。我就藩以后,得到追锋车、皂轮犊车,钱五十万;不久,我又被征召入朝任侍中、抚军大将军,领后军将军,统领冠军、步兵、射声、长水等军营,供给五百士兵、一百匹马;又升任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仍为侍中。当年家父家兄为...
咸宁三年,司马亮被封为汝南王,并任太尉兼太子太傅,即教导太子司马衷。然司马衷智力如童,难获朝臣认可,众人遂向司马炎建议更换储君。司马炎虽对儿子不满,但群臣欲立其弟齐王司马攸为继承人。然而,司马攸已过继给司马师,若立他,齐王一脉将成大宗,自己则为小宗,这绝不可行。齐王与太子的皇储之争,成西晋...
司马祐(?-326年),字永猷,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曾孙,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之孙,汝南怀王司马矩之子。官至卫将军、散骑常侍,死后追谥为汝南威王,司马亮后代中少数善终者之一。生平 司马祐延袭父亲司马矩的爵位。永安年间,跟随晋惠帝于中原与宗族混战,惠帝于长安与洛阳间...
元悦(?~532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元悦是北魏孝文帝的儿子,性格残忍暴戾,轻浮狂躁,喜好男色。受封汝南王,历任中书监、骠骑将军等职。熙平二年(517年),因犯下杀人罪而被免职归第。清河王元怿被权臣元乂所杀,元悦对元乂极尽奉承,被元乂封为侍中、太尉公。正光四年,联合丞相高阳王元雍...
司马亮,这个名字,或许只有在八王之乱的混战中才会被提起,但每次提到,总伴随着叹息和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司马亮出生在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家族,却过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他是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母亲地位不高,是个不起眼的妾室。司马懿为何给他取名“亮”?有人说是因为司马懿当时正与诸葛亮斗智斗勇,...
咸宁三年(277年)的时候,司马亮被改封为汝南王,并且担任太尉,还兼任太子太傅,这太子太傅是干啥的呢?就是给太子司马衷当老师呗。司马衷这人啊,大伙都清楚,他的表现就跟小孩子似的,朝臣们当然就不认可他了,于是众人就提议司马炎换个皇子。司马炎呢,对这个儿子也不咋满意。可那些大臣们都想立他弟弟齐王...
《太宗实录卷十六》:永乐元年春正月戊子,命汝南王有爋居云南大理,赐钞二万锭、海贝巴十万索、锦布五百疋,禄米岁二千石,俭岁千石。并在大理修建了汝南王府,赐予安家费。坑儿子 永乐二十年闰十二月,朱有爋生母冯氏病逝。朱棣致书朱橚:“汝南王母殁,子妇咸应守丧。其及宫人在大理者,即令人取回。”潜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