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大家常觉得它们是墓里用的石刻艺术,但其实,从古代艺术一路看过来,它们对后来的画画、写字、雕刻这些手艺都特别重要。画像石啊,就是在硬石头上刻出来的,形状大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大概有一到两米那么大。画像砖呢,是刻好、印好再烧出来的,长度差不多50厘米。那些看起来简单粗犷的画像...
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像砖是用粘土成型,再在半干的坯上用印模制作画像,待砖坯干燥后入窑烧制。画像砖是模印或捺印有图画的砖,一般都砌墓室的。其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画像石不完全相同。画像砖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
画像石在汉代以前尚未发现,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西汉昭帝元凤年间的沂水鲍宅山凤凰画像是最早的画像石。画像石大约废止于汉末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就不多见了。画像砖在秦代就已经兴起,当时一些大的空心砖和实心砖上都出现了“画像”,其鼎盛期在东汉,东汉是我国画像艺术进入到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的阶段。因此,画像...
汉画像石内容丰富,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再到神话世界,无所不包。它们不仅是汉代艺术的巅峰,也对后世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画像砖:秦汉时代的建筑装饰 画像砖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形状多样,有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它们最初用于宫殿衙舍的阶基装饰,后来主要用于墓室壁画。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
汉代是中国画像石与画像砖从兴起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作品遗存甚丰,几乎全部与墓葬有关,包括大量用于砌筑墓室的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崖墓、画像石祠堂、画像石阙、画像石棺椁。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造型古拙,充满力量和气势,是汉代美术的集大成者。 (东汉) 武梁祠西壁画像 石刻拓片 ...
画像石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画像砖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其分布范围之广阔,也得以让我们一窥其地域性特色。汉代的石墓祠留存下来的很少,保存较好的有山东长清孝堂山郭巨祠以及山东嘉祥武梁祠。武梁祠建于元嘉元年,早在宋人赵明诚《金石录》里就有对它的记载:“右汉武氏石墓画像五...
汉代是中国画像石与画像砖从兴起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作品遗存甚丰。历史学家翦伯赞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汉画像石集中分布于山东、豫南、陕北、四川等地,不同地区的画像石在题材内容、雕刻技法、形式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区域...
—画像砖● 概述:画像砖,这一独特的艺术制品,通过拍印和模印的方法制成。其图像生动逼真,与画像石一同构成了汉代墓地艺术的瑰丽篇章。,其艺术性颇高,主要分为空心砖和方砖两种。空心砖在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广受青睐,而方砖则多见于四川成都等地。自秦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常被用于装饰宫殿和衙舍的阶基,但到...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押囚图,堪称艺术珍品、镇馆之宝。 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代,人们用有画像的画像石模印烧制的画像砖建造墓室、祠堂、石阙等,装饰建筑,炫耀地位。其大致分布在经济与文化较为发达的山东、河南、江苏、四川一带。这些画像砖石以描绘现实生活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