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永明延寿为历代禅德之最 雍正视永明延寿为“古佛再来”,称之为“震旦第一导师”“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为释迦牟尼世尊佛后一人”。他加封延寿为“妙圆正修智觉禅师”,并敕令“修葺塔院,庄严法相,令僧徒朝夕礼拜供养”。雍正对永明延寿衷心赞叹之语,在其著述与谕旨中频频出现,不胜枚举。这里试举几...
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有两个公开的化身——一个是唐朝的善导大师,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再一个就是宋朝的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是无量光,“延寿”是无量寿,他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由于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所以后人就把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作为...
阿弥陀佛曾多次示现,有记载、公认为是弥陀化身的,有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等,后人更以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作为阿弥陀佛的生日。永明延寿大师(公元904~975年),唐代末年临安府余杭(今浙江省杭县,本是江苏丹阳人,后迁居浙江余杭)人,唐末五代十国时僧人,俗姓王,字冲玄,号抱...
净土宗的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就是人们公认的古佛再来之人。他怜悯悲苦众生才来到世间化现,观机逗教。永明延寿禅师生活在唐末五代与北宋前期,当时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以后建立以北宋王朝,而此时杭州的钱王还拥有着浙江一带的控制权。永明延寿大师,观时局变化,就给钱王提了一个建议,纳土归宋,这样就可以避免战争。从...
在宋朝初年。智圆禅师在一次读经时,偶然看到了永明延寿大师的临终偈语。这四句偈语是:"四大本空五蕴假,遍观世界无可夸,昔时谬认为家宅,今日始知是空花。"这四句偈语看似简单,却让智圆禅师久久不能平静。他感觉这里面蕴含着重要的生死智慧,但又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经过打听,智圆得知在杭州灵隐寺有一位道...
后来有一僧人从临川来,在大师塔庙旋绕礼拜念佛整整一年,别人问其缘故,他说:「我在病中下入阴间,见阎王殿左面供著一个和尚像,阎王精勤礼拜。我请问他是何人,说是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已上品上生于西方净土了。阎王尊重大师道德高妙,所以我才不停地顶礼膜拜。」...
“永明”是无量光,“延寿”是无量寿,大师名号即“阿弥陀佛”之意。01 佛性少年 永明延寿大师出生于公元904年,本是丹阳人,后来迁到杭州。大师刚学会说话时,一次看见父母争吵不休,于是从高处跳下,跪泣于地。父母见状,不由得被儿子感动了,和好如初,不再争执。大师童年时,即归心佛乘,每天只吃一餐。因...
获释之后,永明延寿大师就离开了妻子孩子,到四明山龙册寺剃度出家,当时他30岁。之后他又去拜访了天台宗的德韶国师,从此彻底开悟,成为禅门法眼宗的正宗传人。有一次,他在国清寺修“法华忏”,看到观世音菩萨用甘露水灌他的嘴,从此就获得了辩才无碍的能力。他既想专心修禅,又想弘扬净土法门,一时难以抉择。...
在“禅宗理学”上,永明延寿坚持了他这个宗系的一个原则!我们说——永明延寿是来自于石头系法脉的,石头系法脉一直坚持的是华严宗的“理事不二”原则——“理”和“事”合为一体,不光有“理”,还要有“事”!就是说——你不光要有道理,你还要有行动!换句话说……用西哲的话说——永明延寿,他不光提出...
[1]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58页。 [2]黄公元:《一代巨匠,两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及其影响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18页。 [3]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1-962页。 [4]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第48册,第9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