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边书,是指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也就是说,书籍的三边切口保持折帖原状,不将书边切齐。具体来说: 一、特点 毛边书的特点在于其“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即书的翻口(也称书口,指连接书背与书前口的折痕处)、天头(书顶)、以及部分版本的地脚(书根,但现代的正宗毛边书通常地脚是齐平的),都保留着...
毛边书[ máo biān shū ] ⒈ 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精装和平装书,都有采用毛边形式的。 引证解释 ⒈ 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精装和平装书,都有采用毛边形式的。 引鲁迅《书信集·致萧军》:“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 分字解释 mao毛bian边shu书 展开阅读全文 ∨ 造句 本文以史料介绍了什么是毛边...
毛边书什么意思啊? 这个问题好经典。小编再简单答一下。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页与页相连,看书时,需要用裁纸刀裁开来看。因为这种版本数量少,一般在出版制作方或者...
中国“毛边本”肇端,则始自上世纪周树人(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亦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而由兄弟二人合作编译的《域外小说集》的初版印本,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书史里最早的毛边本。鲁迅对“毛边本”的喜好可谓已到成瘾的地步,他也自称为“毛边党”。并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集外集》付装订时,可否给我...
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页与页相连,看书时,需要用裁纸刀裁开来看。另外,在书的“天”、“地”及四周,要多留空白。这是一种别具情趣的装帧方法,起源于欧洲,盛行于法国,之后流传到我国。从形式上说:“毛边书”是种故意设计的装帧书,印刷装订后...
毛边书,一种独特的装帧工艺,它不切光,保持三面原貌,页与页相连,需裁纸刀裁开阅读。其"天"、"地"及四周留有空白,增添了一分雅趣。鲁迅先生钟爱毛边书,自称"毛边党"。旧版毛边书,作为出版物的珍藏,曾是小众的收藏品。在阅读时,一页页裁开,偶尔还带有批注,这样的体验让阅读过程更加有...
什么是毛边书?..所谓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页与页相连,看书时,需要用裁纸刀裁开来看。另外,在书的“天”、“地”及四周,要多留空白。这是一种别具情趣的装帧方法。鲁迅爱毛边书,自诩
说简单些就是要边看边裁的书 “毛边本始于欧洲。真正的毛边本的规格是,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洋装书直立在书架上,裁了下切口即地脚,就和一般的裁去三边的书一样,容易站立。不裁天头和翻口,目的有二:一是相信对方一定会裁开看的,这是把对方当知音看待。因...
所谓毛边书是不经裁剪的书,阅读时需手持裁纸刀逐页裁开。它最早源于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上个世纪初来到中国。喜爱毛边书的人有充分理由。《芳草地》杂志主编谭宗远说,图书经过精心切割之后,往往丧失了原有的趣味,而每次自己动手裁书,过程真是乐趣无穷。毛边书走红还因为它现在已成为收藏界中的热门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