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正是从文学造诣十分高的毛泽东口中说出来的,而且此话一出,便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尽管这句话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已经很难考证。但据曾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以及刘少奇之子刘源回忆,这句话确实是出自毛泽东之口,还在当时的青年之中产生了巨大反...
《毛泽东与刘少奇》是200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振南。内容简介 毛泽东、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他俩为核心的“毛刘体制”长达20余年,他俩相互配合共同战斗近50年。回顾他们近50年的风雨征程,悲欢离合,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宝贵遗产。《毛泽东与刘少奇》是在《...
然而凭心而论,毛主席虽然对少奇同志很不满,但还是当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是自己同志犯错误,并没有立案审查,更没有要把少奇同志整死。在1966年10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还说:“不能完全怪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两个同志犯错误也有原因。”“对少奇同志不能一笔抹杀。”少奇同志提出要到群众中去锻炼,毛主...
延安时期,在抗大教室内,在陕北公学广场上,在鲁艺院子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上讲台、上党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信手拈来的例证、深入浅出的阐释、高屋建瓴的论断,为我们党的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有力提高了全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推动了革命运动与解放事业的深入开展。「扩展知...
通过调研,刘少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主张和设想,诸如:要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防止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的产生;对待人民内部矛盾,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办法,而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等等。 在毛泽东倡导下,1957年全党和全国形成了一个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民...
面对毛泽东起初的劝改毛月秋不解其意,徐特立的一番话却使他茅塞顿开。 五、 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召开中央会议,当时身为中央领导之一的刘少奇也在这次会议研讨的名单之内。 会议结束后,中央将条例草案即《农村六十条》分发到各个省区讨论试行。 归途中,刘少奇想着今天会议上商讨的事儿,看了眼时间,天还早,便决定...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一心为公、勤恳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在家庭生活中也时时处处严以律己、不搞特殊,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家人亲属们也这样做,有时还专门召开家庭会议来统一思想,严加管教,集中解决,...
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第二把手”的地位是确定的,但由此认定刘少奇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却值得商榷。,
党史频道盘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的四个经典外交瞬间,与网友一起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采。毛泽东第一次出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 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对留苏学生演讲。毛泽东一生只出过两次国,出访的国家均为苏联。第一次乘火车,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17日。第二次坐飞机,...
本期《党的文献》首次正式公开发表的《海外保存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大革命时期的几封信》,是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复制的国民党中央党史馆保存的档案中选出的。这组珍贵信件,从一个侧面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工作期间的一些片断。一、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组织、宣传、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