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十义是一种积极美好的道德伦理状态和观念,是一种即成的理念,不是彼此互为条件的,而是各自都应该这样做、出于人的本性理当这样做的。这是人类之“福”,所以,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上仁下忠这些基本精神,都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千百年不变。第二,《礼记》中的十义,并无朋友...
这句话出自《史记·五帝本纪》,原文是: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父义:做父亲的要仁义。母慈:要母亲的要慈爱。兄友:哥哥对弟弟友爱。弟恭:弟弟对哥哥恭敬。子孝:子孙对长辈孝顺。这是古人用来描述一个家庭和睦的状态,典型的儒家思想。怎么样才能搞...
2021-12-27 21:48:0514:082044 所属专辑:《弟子规》浅释 | 国学经典 孝悌仁爱 猜你喜欢 1.8万 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by:斯明呦呦 4.2万 弟子规|弟子规儿童版|每天学习弟子规 by:YD工作室 7129 弟子规诵读+弟子规讲解 by:潇湘故事荟 13万 弟子规全文朗读儿童版 弟子规儿童版 弟子规诵读 ...
某“族约”曰:“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的仁爱精神,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同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仁爱思想主张能近取譬,从自身做起,去实践“仁”的精神,既强调了道德实践...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孝文帝元宏下诏说:“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两则材料均说明了( )
“母慈子孝,儿女有教,走上正路,老有所靠。”第 三 节 道德十二经的哲学意义--存在着三层关系。1、相生关系 在上表中,“正”为灵魂、为元首、为统帅。它赋予“义、仁忠、智勇、信诚、尊敬、慈孝”都具有了“正气”性质,正的属性。也就是由”正”给它们定了性。它们都是正道的不同表现。正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