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重点不同:止观更侧重于通过观察和思维来去除妄念,获得智慧;而禅定则更侧重于通过精神的集中和专注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稳。 修行方法不同:止观修行通常包括观察对象、集中思维等步骤;而禅定修行则更注重调整身体姿势、呼吸和专注等步骤。 修行目的不同:虽然止观和禅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但止观更...
禅定(samadhi)的实质是知觉层关闭,并启动一种全新的感知模式,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时通过五入处来感知世界的模式。因此,吠檀多自然会得出并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奥特曼(即我)和梵是合二为一的结论,此即吠檀多“不二论”。而深观(vipassana)的本质是在冥想中诱导产生的(在禅定之后的)“觉知的更敏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