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爱能、何徽临阵脱逃案,发生于954年。案件记载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河东刘崇勾结契丹入侵后周,后周军与之战于高平南之高原。周世宗以待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率军御敌。两军交锋后,樊爱能望见刘崇骑兵挑战而后遁,致使骑军乱阵,纷纷逃逸。何徽步兵为敌骑所突,弃甲投贼,何徽南...
译文:后周世宗想诛杀樊爱能等人以整肃军纪,但犹豫未决。己亥(二十五日),世宗白天躺在行宫的帐篷中,张永德在旁边侍侯,世宗拿此事询问他,张永德回答说:“樊爱能等人平素没有大功,白当了一方将帅,望见敌人首先逃跑,死了都不能抵塞罪责。况且陛下正想平定四海,一统天下,如果军法不能确立,即使有勇...
“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
“樊爱能、何徽引数千骑南走,控弦露刃,剽掠辎重,役徒惊走,失亡甚多。帝遣近臣及亲军校追谕止之,莫肯奉诏,使者或为军士所杀,扬言:‘契丹大至,官军败绩,余众已降虏矣。’刘词遇爱能等于涂,爱能等止之,词不从,引兵而北。时北汉主尚有余众万余人,阻涧而陈,薄暮,词至,复与诸军击之,北汉兵又败,杀...
此战,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位将领,畏敌如虎,逃跑时又拒绝柴荣的命令,没有返回来参战,并散布“失败”的言论。柴荣不能容忍,处死70多人,以正军纪。巴公原之战,柴荣的军事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实力不输李世民。可惜,柴荣英年早逝,“十年征战,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没能实现。960年,柴荣病逝...
樊爱能、何徽领数千骑兵向南逃奔,箭上弦、刀出鞘,抢掠军用物资,负责运送的役徒惊慌奔逃,跑失、死亡的很多。 后周世宗派遣身边大臣以及贴身军校追赶宣命制止他们抢掠,没有人肯接受诏令,使者有的被军士所杀死,军士扬言:“契丹大军赶到,官军溃败,其余部众已经是投降的俘虏了。”刘词在路上遇到樊爱能等人,樊爱能等劝阻...
周世宗亲自出征,在高平与敌军交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 (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再找到加点字所在的关键句,品析句子,大部分情况下所考的加点字词句意思,都会考查对于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迁移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理解...
而这时的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所部,已经堪堪赶到。 他一挥马鞭,传令义成节度使白重赞、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率军列阵于左翼;命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列阵于右翼;自己则在宣徽使向训、殿前都虞侯张永德的护卫下坐镇中军。
樊爱能和何徽的首级示众三天之后,柴荣命人将首级与尸体缝合,殓棺入葬。从此后,军中那些骄横的将领、怠惰的士兵,都领教了柴荣军法的严厉,姑息养奸的政令再也行不通了。 第二天,柴荣论功行赏,命李重进兼忠武军节度使,向训兼义成军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军节度使,史彦超为镇国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