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颂帖》是苏轼在宜兴通贞观郭知训提举家中写成的。帖上有许多名人的题跋,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拜观此帖后题了跋文:“东坡公欲买田种橘于荆溪上,然志竟不遂,岂造物者当有所靳耶!而楚颂一帖传之后世为不朽,则又…
杨映权摹刻的《楚颂帖》墨本自何而来,据《帖园记》中文字,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宜兴籍礼部尚书徐溥在苏州府长洲人、时为中书舍人的李应桢(1431—1493年)处看到此帖的拓本后,将其摹刻于良石之上并带回宜兴家中,徐溥曾在《楚颂帖》后题跋,话说其摹刻的经过。 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宜兴人侍郎沈晖重...
苏轼「楚颂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画家。苏轼的书法风格被称为“苏体”,其特点包括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大小悬殊以及妩媚天真。苏轼的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更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他的书法作品具有...
苏东坡《楚颂帖》苏东坡《楚颂 帖》 苏东坡《楚颂帖》 苏东坡当年欲在宜兴买田,在太湖边上购一小园种植柑橘,《楚颂帖》题曰:“吾来阳羡,船入荆 溪,意思豁然,如惬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 能手自接果木,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之易得,当买一...
苏轼《楚颂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您现在的位置:三苏画院 >新闻快讯>苏轼《楚颂帖》拓片欣赏苏轼《楚颂帖》拓片欣赏楚颂帖拓片1楚颂帖拓片2楚颂帖拓片3楚颂帖拓片4楚颂帖拓片5楚颂帖拓片6楚颂帖拓片7楚颂帖拓片8楚颂帖拓片9苏轼《楚颂帖》精品拓片软片共九幅,每幅尺寸约35cm*50cm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1-2010 三苏画院-苏东坡艺术馆...
苏轼《楚颂帖》拓片欣赏(限量出售)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 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 前缘。王逸少云,我 当以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能手 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 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 原作《橘颂》,吾园落成,当作一亭,名只曰...
《楚颂帖》亦称《种橘帖》、《买田阳羡帖》,原帖真迹早已毁灭,明代徐溥的拓本存世也很难见到。民国时有人在市上以重金购得此拓本,后来又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后辗转至台湾。 苏轼《楚颂帖》 释文: 吾來陽羨(宜興),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愜平生之欲,逝...
楚颂帖【宋】苏轼 • 吾来阳羡(宜兴),船入荆溪,意思豁然。 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王逸少云,我卒当以乐死,殆非虚言。 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 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 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 屈原作《橘颂》,吾园落成,当作一亭,名只曰楚颂。 元丰七年十月二...
可惜这本《楚颂帖》没有版权页,至今也不知应该是属于什么版本。后来查找资料得知此帖是苏轼在宜兴通贞观郭知训提举家中写成的。帖上有许多名人的题跋,元代书法家赵孟拜观此帖后题了跋文:“东坡公欲买田种橘于荆溪上,然志竟不遂,岂造物者当有所靳耶!而楚颂一帖传之后世为不朽,则又非造物有所能靳也。”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