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梨花大鼓 【拼音】:lí huā dà gǔ 【简拼】:lhdg 【解释】:曲艺的一种。也叫山东大鼓。起源于 山东 农村,“梨花”为“犁铧”之音变,农民以犁铧碎片击拍伴唱。 清 末进入 济南 等城市,犁铧碎片改为两枚铜片或铁片。演唱时除书鼓外,另有三弦、四胡伴奏。曲调亦有所变化。《老残游记》第二回:...
梨花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牙板(也叫梨花片)、矮脚鼓、大三弦。最初为两枚犁铧片和矮脚鼓,后来将犁铧片改为“铁片”或“铜片”(月牙片),并增加三弦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月牙板敲击演唱,乐师以三弦伴奏。到70年代后,增加了四胡、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丰富了演奏效果,增强了伴奏表现力。梨花...
这时期威县的陈立江、万人迷等多名梨花大鼓艺人,在广大群众中享有盛名。 三十年代,威县涌现出郭老彬、穆大爱、魏金风、刘金榜等梨花大鼓艺人。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党委和冀南行署利用梨花大鼓这一独特艺术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发动,梨花大鼓得到空前繁荣,呈现出三家鼎立的局面。一是以孙金枝、...
据民俗学者考证,其实小说中的黑妞、白妞两位人物的原型就是梨花大鼓艺人———山东一带的名角儿刘小玉姐妹。梨花大鼓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流传于山东、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传于河北南部的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等地。建国后,梨花大鼓空前繁荣,仅邢台威县就出现过孙家班、魏家班、郭家班三足鼎立的局面 ...
梨花大鼓《丝绒记》戏要品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529 0 21:09 App 【山东大鼓】《草船借箭》演唱者:谢大玉 伴奏:张明德 1.0万 1 42:20 App 民间小调:《姐夫钻小姨的空》 5458 1 06:22:41 App 【曲剧】《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爹》全本 方素珍 河南省平顶山市曲剧团 ...
〔梨花大鼓〕小黑驴《单刀会》1907 克纶便 02:31 〔梨花大鼓〕银姑娘《黛玉悲秋》1929 胜利 06:20 〔梨花大鼓〕云如飞《关公单刀赴会》1913 物克多 03:00 〔梅花大鼓〕蒋玉凤《黛玉悲秋》1920 百代 02:39 〔梅花大鼓〕金环《指日高升》1937 宝利 05:53 〔梅花大鼓〕刘玉琴《拆西厢》1936 蓓开 05...
词语名称:梨花大鼓 词语读音:梨(lí)花(huā)大(dàdài)鼓(gǔ) 词典解释: 1.曲艺的一种。也叫山东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梨花"为"犁铧"之音变,农民以犁铧碎片击拍伴唱。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犁铧碎片改为两枚铜片或铁片。演唱时除书鼓外,另有三弦﹑四胡伴奏。曲调亦有所变化。
山东大鼓(梨花大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鸡泽县、威县 山东大鼓是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年,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使用半月形犁铧片伴奏,又被称为“犁铧大鼓”等。它最初发源于鲁西北农村,后来流传到北京、天津、河北、东北乃至南方的上海、南京、重庆等地。
梨花大鼓的名称来源于“梨花”一词,实际上,“梨花”是“犁铧”发音的演变。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既体现了该艺术形式与农耕文化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创新精神。《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记载:“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这...
鼓不仅仅是战场的冲锋号角,也是民族的传统乐器,鼓的种类有很多。山东梨花大鼓是北方大鼓的始祖,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本期山东文化,带你来看看别具地方特色的山东梨花大鼓。 山东文化 梨花大鼓历史悠久。据考,梨花大鼓至少在清乾隆年间就流行于河北南部农村,清光绪年间始进入其他省市。清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