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的翻译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以虫治虫》 【原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翻译:《以虫治虫》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订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
《梦溪笔谈》二则文言文的翻译如下:- 《以虫治虫》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
《梦溪笔谈》二则 《梦溪笔谈》是北宋旳沈括所著旳笔 记体著作,分为26卷,又《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因为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旳所见所闻和看法。以虫治虫 这篇文章讲了一种什么故事?以虫治虫 用一种昆虫来防治另一种昆虫 注意红色字旳...
《梦溪笔谈》二则 雁荡山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
梦溪笔谈二则的翻译,一行原文一行翻译 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译文: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成为秋田里的庄稼的危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译文: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
111.《梦溪笔谈》二则宋〕沈括甲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
《梦溪笔谈》二则篇五 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6分)(1)其喙()有钳(2)岁以大穰()(3)梵()天寺木塔(4)贻()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6)人履()其板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6分)(1)千万蔽地蔽:(2)岁以大穰岁:(3)患其塔动患:(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故:(5)贻以金钗贻:(6)人...
陨星事件则记录了北宋治平元年,一颗大星在常州落下的壮观景象。星体炽热,形如圆石,体积可观,对当时的观察与研究留下了详尽的记载。这颗陨星的发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象的浓厚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梦溪笔谈》不仅记录了这些自然现象,也体现了沈括广泛的知识面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
《梦溪笔谈》二则翻译如下:译文一:沈括说:“古人藏书避讳字,只是遇到与皇帝名字相同的字时才改用其他字代替。例如,汉人遇到名字中有‘邦’字的,就改作‘国’,如果读为‘邦国’,就改读为‘国家’。唐朝人遇到名字中有‘民’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