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是桂枝附子汤的变方。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它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不同的是,桂枝附子汤重用桂、附,意在温经散寒除湿,专治风寒湿三气困阻肌表,郁遏阳气的“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证。如果湿邪内困脾气,脾不健运。津液不能还于胃中而反大便硬,则去桂枝而加白术以健脾运湿。
白术附子汤出于《金匮要略》,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出于《伤寒》,两原文文字几乎相同。两方药味组成完全相同,仅份量略有出入,所治亦同。 【按语】 白术附子汤本是治疗风湿身痛的方剂,如钱天来所说:“风邪非桂枝不能汗解,寒邪非附子不足以温经,...
所以方取桂枝去芍药汤加重附子,来振奋少阴与三焦之元阳。从“脉浮虚而涩”,可以看由本方温阳达表,而重在疏通营卫。只有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时,方可去桂加白术; 而甘草附子汤则病邪偏重于里,从“掣痛不得屈伸”和“身微肿”可以看出乃寒湿胶结,故疼痛较重,甚则有手不可近之态,属阳虚湿滞关节,所以不用姜...
桂枝附子汤与去桂加白术汤均治风湿痹证兼阳虚者,前者适用于风邪偏盛者,后者适用于湿邪偏盛者,临证可择长而用。 若风湿偏于腰以上者,加羌活、姜黄、威灵仙等;风湿偏于腰以下者,加独活、防己、木瓜;湿重者加苍术、惹苡仁;寒重痛甚者加川乌、细辛;气血两虚...
【别名】 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处方】 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 助里阳以逐表湿。被湿温经。主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喝,...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02 — 前人治验 古方选注:湿胜于风者,用术附汤。以湿之中人也,太阴受之,白术健脾去湿,熟附温经去湿,佐以姜、枣和表里,不必治风,但使湿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
2 若其人大便硬,而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此条就按黄师的注解学就行,是木达而疏泄之令行,湿不在下而在中,我也解不上来。但也有另一个辨证方法,来使用去桂枝加白术汤。湿病一,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附子汤,就是利小便之方。反转一下,其人”反“大便硬,而小...
_伤寒论_方剂树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伤寒论。)_伤寒论_方剂树11.原方31.1.组成: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31.2.功效: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喝,大便硬,小便自利者。31.3.来源:伤寒论。32.生姜温中下气汤32.1.加:杜仲皮...
卷四·太阳方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须去桂,术加四两有神功。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三枚,炮)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