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胡桂枝汤(146):(即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小柴胡汤证和桂枝汤证并见者(太阳少阳合病) 2.大柴胡汤(103,136,165):(即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枳芍)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少阳合阳明病) 3.柴朴汤:(即小柴胡汤合厚朴半夏汤)小柴胡汤证和厚朴半夏汤证并见者 4.柴归汤:(即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
便是柴胡证未罢,即误于吐下发汗温针,尚可用柴胡治之,若误治后不见半表半里证,而发谵语,是将转属阳明,而不转属少阳矣,柴胡汤不中与之,亦不得以谵语即为胃实也,知犯何逆,治病必求其本也,与桂枝不中与同义,此太阳坏病,而非少阳坏病也。
(1)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时,于本方减去人参之碍表,加桂枝微发其汗,使表邪得解。这个方子叫柴胡加桂枝汤,既治表证,又能治心悸、气上冲等证。(2)若兼见腹中痛,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有如条索状,此乃肝脾不和,肌肉与血脉拘挛,应减去黄芩之苦寒,加芍药以平肝缓急而利血脉。这个方子叫柴...
小柴胡汤证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口苦,咽干,目眩,胸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具有激素样和非激素样抗炎作用,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巨噬细胞释放水解酶,抑制白细胞三烯分解,从而减轻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小柴胡汤能促进肝脏糖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肝细胞对有害因子的抵抗力,对...
以一两为15.625g换算,大柴胡汤中柴胡半斤,也就是差不多120g,其他药也基本在40~50g左右,而大柴胡汤枳实四枚,若为现在的枳实(一枚约3g),换算约12g,明显不符合原方剂量。而一枚枳壳重10~15g,换算后和其他药并没有出入太大。 大柴胡汤证 1. 伤寒发热 ...
《伤寒论译释》认为“此条说但见一证便是,应当是在往来寒热证候的基础上,再见到其他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或有证之一的,便可确定为柴胡汤证。释仲景意,需用仲景文。本条的重点是“柴胡证”,至于什么是仲景所说的柴胡证,当参见《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现仅就其运用大柴胡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大柴胡汤的方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中记载:“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及《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记载:“...
由此可见,小柴胡汤证的主症很多,兼症也很多。由于病位不仅在少阳胆经、胆腑,所以有人认为病位还包括手少阳三焦腑。《内经》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称,作为六腑之一,并叙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于《内经》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的论述并不够明确,而且《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遂...
大柴胡汤是一种具有解痉镇痛和利胆作用的中药方剂,可以有效地治疗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通过深入探讨大柴胡汤的组方和药理作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其治疗机制。大柴胡汤的组方主要包括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等药材。其中,柴胡具有疏肝利胆、和解表里的作用,黄芩能够清热燥湿、泻火...
虽然是腹痛,但大柴胡汤证的腹部症状与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等腹部症状是不同的。大柴胡汤证是上腹部满痛,大承气汤证是脐周极其胀满有力,桃核承气汤证是下腹部压痛。 第二个关键词是“呕吐”。呕吐而下利者,或呕不止,心下急者。两处原文提到呕吐。而且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