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简介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
柳琴戏是由单纯的单体演唱发展起来的传统戏曲剧种,源于清朝的“拉魂腔”,属于板腔体而又没有发展成为完整的板腔体系,男女唱法同弦不同腔。当地有句俗话“不听拉魂腔,吃饭也不香。”“一听柳叶琴声响,绣楼小姐要跳墙”。唱词结构采用“八句的娃子”和“十二句的羊子”。主要唱调有“哈弦(女腔)”、“叫板(...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省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分布于苏、鲁、豫、皖四省的广大地区。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2007年3月,江苏柳琴戏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剧简介 因其唱腔有...
1953年2月,徐州地区根据“拉魂腔”的主奏乐器是柳叶琴(柳琴俗称“土琵琶”,而定名为“柳琴戏”),从此柳琴戏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剧团简介 邳州柳琴戏(简介)邳州柳琴戏的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表演质朴幽默,声腔缠绵激昂,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女腔腔尾常有上行七度大跳的拉腔,独具听觉魅力,闻之牵魂绕梦...
96:17 柳琴戏《二子称娘》 2020-08-20 50:12 柳琴戏_《薛平贵会寒窑 》 2020-08-20 46:59 柳琴戏 喝面叶(全集) 2020-08-20 108:49 柳琴戏《弄巧成拙》全剧 2020-08-20 89:18 柳琴戏_《梁山伯与祝英台》 2020-08-20 121:13 柳琴戏_《五燕哭灵1》 2020-08-20 41:51 柳琴戏_泗州戏《王婆...
柳琴戏 [ liǔ qín x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iǔ qín xì ] 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柳琴戏《薛平贵回窑》江苏省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兴亚(82岁)老师,演唱风格宝刀未老,不减当年👍👍👍👍👍👍 - 开心人生于2024032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2.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铜山柳琴戏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传统戏剧。历史沿革 铜山柳琴戏(柳琴戏早期民间称为“时鼓子”‘周姑子’、后又称“拉后腔”、“拉花腔”、“拉魂腔”。1953年,根据剧种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先后成立过利国的“义和班”、三堡乡董山头村的“董四班”等演出团体,多在集市、庙会广场演出...
柳琴戏,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名“拉魂腔”,主要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柳琴戏历经了二百多年发展历史,依据老艺人的师承关系推算,大约起源于清朝乾隆时期(1736—1795)。据有关文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流浪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