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小木耳 大产业 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被誉为“天然氧吧”。柞水黑木耳,是柞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在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下,柞水木耳以其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的特性,享有“山珍”之誉。2010年12月,国家农业部批准对“柞水黑木耳”实施农...
9月20-21日,2024年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宣传推介媒体行活动走进了商洛市柞水县,在金米村的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乳白色的菌袋整齐地排列在田间,秋耳种植工作已经结束,农户们正在忙碌着进行日常管护及秋耳采收准备工作,一幅乡村美、产业强的画卷徐徐展开。柞水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总面积 1480 平方公里,涉...
中国中铁一局所在的第九合力团,主要负责商洛市等区域,也是相对贫穷的地区。这次总书记调研的柞水木耳,正是出自中国中铁一局定点扶贫县柞水县帮扶的项目。2018年以来,中国中铁一局作为陕西省国资委第九合力团副团长单位,在柞水围绕木耳等特色农产品产业扶贫,帮扶实施了木耳“生产、包装、销售”产业链三大项目。同时...
近年来,柞水椴木木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动了无数农户增收致富。柞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为椴木木耳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柞木。当地的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这种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木耳在生长过程中...
农民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查看地栽木耳长势(4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大力推动木耳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木耳专业村65个、木耳生产基地80个、木耳大棚2519个、万袋以上木耳种植户3900余户。木耳产业带动全县1.5万户农民增收...
“小木耳,大产业”。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被当地人称作耳树,是生长黑木耳的绝佳树种。经过多年努力,柞水县把“小木耳”做成巩固脱贫成果、支撑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关于木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木耳属于个体较大的真菌 B. 木耳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 木耳的细胞中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D. 木耳...
新华社西安4月29日电题:云上种、网上销——陕西柞水小木耳做成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吴鸿波 芳菲四月,春和景明。一场细雨拉开秦岭山区复苏的序幕,陕西省柞水县的新鲜木耳又迎来采摘季。近年来,柞水县不断优化木耳产业布局,依托科技资源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柞水县地形的真实写照,...
中国日报网4月20日电(记者 徐子茗)一年前,总书记来到位于陕西省柞水县的金米村考察,了解群众收入,察看村容村貌,夸奖金米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考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一年来,金米村...
依照“支部引领、集体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十年间,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委会的荣誉墙上,一面面沉甸甸的奖牌,无声讲述着山乡巨变。2022年5月30日,在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的...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总书记来到村里后,柞水木耳成了“香饽饽”。 “今年我又承包了一块地,专门用来采摘木耳。”金米村的陈庆海此前是村里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