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金米村考察,走进村培训中心、智能联栋木耳大棚,了解木耳品种和种植流程,询问木耳价格、销路和村民收入等,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近年来,柞水县着力构建一体化全产业链的木耳产业发展体系,支持引导精深加工企业自主研发木耳啤酒、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木耳酱等...
走进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晾晒中的一朵朵木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肥厚光亮,大棚里的一袋袋菌包上一簇簇木耳竞相绽放。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阳县木耳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已建成年产1亿棒菌包的研发生产综合体。一个集生产、技术研发、加工、采摘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黑木耳康养小镇加快形成。中阳县以现代农业产...
新华社哈尔滨6月4日电(记者刘赫垚、张玥)眼下,黑龙江省东宁市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的棚室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悬挂,黑木耳已破袋而出,长势喜人。这些黑木耳即将迎来今年第一波收获期,6月份即可大规模采摘。多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地处中俄边境的东宁市大力...
习近平:你们这里的木耳很出名,靠这个木耳我们脱贫致富,小木耳大产业。这段话出自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考察调研时的讲话。车穿过秦岭终南山隧道,一眼望去秦岭葱郁、河流蜿蜒、空气清新。夏季阵雨过后,金米村在群山包裹中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小木耳如今真成了大产业,木耳产业的...
中国经济网庆阳6月18日讯(记者宋雅静)近日,由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庆阳市文旅局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香约庆阳·包容天下”2024全国百家网络媒体庆阳行活动采访团走进庆阳市西峰区。这里的“三元双向”农业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木耳菌棒装袋自动化生产线。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庆阳是农耕文明之源,有着悠久的...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小木耳·大产业 片大肉厚,鲜嫩味美。木耳,是陕西柞水人从清代就开始种植的作物。但因方式传统,长久以来,很难形成规模。今天,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木耳却华丽转身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就点赞了“小木耳,大产业”。小木耳是如何...
“我来自商洛市柞水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小木耳、大产业’的那个地方。”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公安局民警郭淑琴说,“习近平总书记当时鼓励我们,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
柞水:小木耳 大产业 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被誉为“天然氧吧”。柞水黑木耳,是柞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在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下,柞水木耳以其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的特性,享有“山珍”之誉。2010年12月,国家农业部批准对“柞水黑木耳”实施农...
5月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南山高原黑木耳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工人在采摘木耳。吴生斌 摄 5月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南山高原黑木耳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工人在晾晒木耳。吴生斌 摄 2023年以来,该县伟江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龙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