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曾经说过,每个人要么生来是柏拉图主义者,要么生来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事实上,不管是柏拉图主义者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拉斐尔《雅典学院》中的人,要么站在柏拉图一边,要么站在亚里士多德一边,除此之外别无...
采用“柏拉图哲学”解释宗教教义的学说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第(23)小节的普罗提诺和第(24)小节的奥古斯丁就是此学说的代表人物。由于在柏拉图思想中,“理性”是最高的层次,而“欲望”是最低层次,所以“新柏拉图主义”的宗教教义是禁欲主义的。 (17)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是柏...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数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更加关注物质世界的具体存在。他反对柏拉图将感官世界视为“影子”的观点,认为现实世界的事物是真实的,我们可以通过经验和观察对它们进行认识。实在论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体”的概念,认为事物是由形式(即事物的本质)和质料(即事物的物质基础)构成的。这种形式和质料的结合使得事物...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绝非所谓的“已故白人男性”,从古希腊时代至今,他们一直是西方文化的“活的灵魂”。他们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早已从当初的科学、哲学和文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最值得珍视的政治制度当中——这种影响力早已超出西方世界,拓展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伊斯兰世界。此外,在这种影响力...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先哲,古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被誉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及雅典法律,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
在这一价值理性的主导之下,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将平等归结为智慧和知识能力的平等、柏拉图将平等归结为理性能力的不平等的做法,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一方面体现为,他们的平等观念均处在一种以“善”为价值追求的目的论中,理性成为追求善的手段;另一方面体现为,他们平等观念中的主体均采取将城邦中的人以价值为...
柏拉图:承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与自然哲学家的立场,思想带有论战的特点,关注一与多、 静与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通常站在极端的立场,强调单一的、不动的、不可感的东西的 真实性,贬低或否定其对立面,对自然哲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吸收不多。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门学科发展、成熟的时期,注意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思想带...
柏拉图非常清楚,更抽象的品质,真、美、善、正义等,是有形式的,但在普通物体、棍棒、泥巴等是否存在形式的问题上,柏拉图却反反复复。然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论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柏拉图的理论过于抽象,没有充分扎根于现实世界。亚里士多德不相信表象具有欺骗性,在柏拉图那里,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