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包含业务架构和IT架构两个部分。本文介绍了IT架构设计中的"4+1"视图模型。"4+1"视图模型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对我们进行业务架构到IT架构的映射仍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4+1”架…
05 场景视图 场景视图,即4+1中的1。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到,4+1中的4个视图都是围绕着场景视图为核心的。它用于描述系统的参与者与功能用例间的关系,反映系统的最终需求和交互设计。在UML中通常由用例图表示:总结来说,以上5种架构视图,是从不同角度表示一个软件系统的不同特征,组合到一起作为架构蓝图描述系...
过程视图(ProcessView),又称“进程视图”,又称“处理视图”。 过程架构考虑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如性能和可用性。它解决并发性、分布性、系统完整性、容错性的问题,以及逻辑视图的主要抽象如何与进程结构相配合在一起,即定义逻辑视图中的各个类的具体操作是在哪一个线程(Thread)中被执行。过程视图侧重系统的运行特性。
(1)【白盒视图】逻辑视图(也叫结构视图):从结构化视角,描述该系统对用户提供的所需功能服务所具备的组件结构和数据结构,以及一些边界约束条件,清晰的描述给用户提供的功能需求服务是如何构建的 (2)【白盒视图】实现视图(也叫开发视图):从结构化视角+行为视角,去描述实现系统功能的各个组件和模块是如何实现的 (3)...
通常,我们所说的系统架构组成的“4+1”模型指的是?( ) A. 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发布视图、用例实现视图 B. 管理视图、进程视图、发布视图、开发视图
一、概述“4+1”视图: “4+1”视图是由Philippe Kruchten在1995年提出的一种软件架构描述方法。它将软件架构划分为四个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开发视图、物理视图和过程视图,以及一个场景视图。每个视图关注系统的不同方面,通过提供特定的抽象层次,使得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系统设计。二、逻辑视图: 逻辑...
图1 - "4+1"视图模型 我 们在每个视图上均独立地应用 Perry & Wolf 的公式,即定义一个所使用的元素集合(组件、容器、连接符),捕获工作形式和模式,并且捕获关系及约束,将架构与某些需求连接起来。每种视图使用自身所特 有的表示法-蓝图(blueprint)来描述,并且架构师可以对每种视图选用特定的架构风格(architectur...
架构设计:4+1视图 架构设计:4+1视图 概念 “4+1”视图,是指从5个不同视⾓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4+1”分别指:1. 逻辑视图 2. 过程视图 3. 物理视图 4. 开发视图 5. 场景/⽤例视图 逻辑架构的描述可以围绕前四个视图进⾏组织,然后结合⽤例或场景进⾏说明,形成第五个视图。每个视图只关...
系统架构的“4+1”视图,包括场景视图、逻辑视图、物理视图、处理流程视图和开发视图,它们各自关注系统不同层面的特性。首先,逻辑视图描绘系统提供的服务及组件间的交互,通过类图(如UML)展示,如Springcloud的微服务组件图,有助于理解系统的基本构成。物理视图则关注实际部署环境,描述服务器、虚拟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