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林纾以文言文翻译《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等西方小说,畅销全国。但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译著方式又被中国文坛批判为守旧、这一变化说明( )A. 社会变革后
关于林纾的研究论著已有不少,但论述多围绕其译作,其实还有些相关记载散见于近代报刊易被忽略,撷取考察,亦可对林纾及其翻译有更多的了解。 林纾对稿酬大为惶恐 不懂外语的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点偶然性。光绪二十四年,林纾的妻子病故,为帮他排解悲痛,其友...
他们的翻译是这样进行的,先由王寿昌口译,然后由林纾用文言加以笔述。两人都非常投入,译到书中缠绵悲切的地方,往往相对而泣。此书译成后题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署名冷红生,王寿昌署名晓斋主人。林纾在引言中写道:“晓斋主人归自巴黎,与冷红生道仲马父子文字,于巴黎最知名,《茶花女马克格尼尔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清末民初,林纾以文言文翻译《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等西方小说,畅销全国。但是在新文化运动该译著方式受到批判。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由此可知,材料现象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追求新文学形式成为风尚,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不...
古文惯手的林纾和翻译生手的林纾仿佛进行拉锯战或跷板游戏;这种忽进又退、此起彼伏的情况清楚地表现在《巴黎茶花女遗事》里。”与林琴南后来畅达的译笔相较:“那可以解释为什么它的译笔比其它林译晦涩、生涩、‘举止羞怯’……古奥的字法、句法在这部译本里随处碰得着。”(按,此段文字引自钱锺书《林纾的翻译...
之后有人说,林纾成为中国第一个翻译外国文学人,他翻译的《茶花女》,是因为小说触动了他对亡妻刘氏的思念,融入了对亡妻刘氏的真情。也有人说,《茶花女》很可能触动了林纾的另一条神经,或者说在翻译《茶花女》的过程中,很可能融入了他对另一位女子的情感:这人是苍霞洲歌妓谢蝶仙,这位色艺俱佳女人想给林纾续弦...
林纾的翻译其实删除了一部分这种内容,它和原来的主题就不一样了。林纾翻译的小说奇闻奇情,它都是倾注在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上,特别是表现她在病中的悲苦之情,被误解,被迫投入到他人怀抱,至死不能和爱人见面倾诉衷肠。所以林纾是一个非常重真挚情感的人,我刚才也提到了他的亡妻之痛,他是有一些情感是要抒发...
一个不会洋文的翻译家林纾。 早年的林纾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原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后来又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首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而声名大噪 翻译《茶花女》是始于林纾好友王寿昌先生等人,王寿昌曾留学法国,所以译文便是好友王寿昌口译,林纾再写出。林纾用优美凄婉的文笔,十分打动人心...
1897年,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文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今译为《茶花女》)横空出世,备受国人追捧。严复评价说“一时销尽支那荡子魂”,而其翻译者林纾也因此一炮成名,成为翻译界的鼎鼎大师。纵观林纾一生,其翻译外文小说有180余种,数量之大,令后人难以超越,而他竟然完全不懂外文,只是阴差阳错地闯进了翻译的...
茶花女最早翻译者是林纾。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纾捧着《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