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论学》南宋 • 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林希逸是著名的南宋理学家,他学识渊博、儒释道兼修,其作品传播广泛,更在域外产生过重大影响。作者经常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阐释深...
南宋 林希逸2 鉴赏 信阳道中次陈守韵 古岭才成径,荒林间有家。柳眠腰袅娜,桑老骨槎牙。野麦三分草,山篱一半花。挟书来万里,飘泊负生涯。 南宋 林希逸3 鉴赏 安丰作 塞北悲笳起,淮南古木疏。风高疑唳鹤,水落见叉鱼。俗仅传丹鼎,人谁问枕书。因吟招隐赋,久客自嗟嘘。 南宋 林希逸2 鉴赏 寄...
目前所知林希逸《列子鬳斋口义》一书共有传本十九种,其中国内传本十二种:元刻本三种,明刻本八种,清刻本一种;日本传本七种。仅就《列子》一书注本在日本的流传情况来看,林希逸《列子鬳斋口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及直白易辨的援引佛禅之语,受到...
林希逸精儒通释,工诗文,善书画。理学与他的老师陈藻齐名,二人并称“福清两夫子”。林希逸是黄檗山的外护,经常来黄檗礼佛拜山,他写有《游黄檗寺》诗,诗中写道:“黄檗山前古梵宫,早年屡宿此山中。猿啼十二峰头月,鹏送三千里外风。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攀跻孰与...
林希逸首先将陆游定位为中兴以来诗歌创作的“大家数”,进一步指出其诗集中的诗歌每篇都好,可以称为大家数中之最。林希逸也同样推崇杨万里。晚宋赵次山“以诗名江西”,在诗坛颇负盛名,林希逸为其《云舍小稿》题跋时,便称赞他“隐然有诚斋之深思”,是以为楷模。林希逸认为陆游、杨万里是中兴后的两位大家...
林希逸 当前位置:汉程网>国学>国学人物>林希逸 林希逸100篇诗文 >>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答友人论学 [ 宋 ] 林希逸 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作者介绍】林希逸,...
南宋 林希逸1 鉴赏 云木相参歌 溪翁结茅傍溪南,近山绕屋青如蓝。天垂四野云到地,千顷万顷罗松杉。着亭小小寄面势,往来万象窗中含。有… 南宋 林希逸3 鉴赏 谢刘正奏惠文戏效昌黎体仍用送贾浪仙韵一首 可人忽及门,莹骨清照胆。衔袖子何谦,拜手吾岂敢。于嗟泥尚蟠,有兴月可揽。何居欲困衡,乃...
《答友人论学》是南宋诗人林希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原文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作品注释 (1)笺:注释,这里指研读前人的注解。(2)逢人个个说曾颜:讽刺社会上吹嘘充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