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口义》可以看出,林希逸将深谙佛学,特别是熟知禅理,视为准确理解 《庄子》的基础,他有时以佛解庄,有时又以庄讥佛,从而展现出一幅奇异的思想图景。 一、知庄须佛 林希逸将深明佛理,特别是熟悉禅宗意趣,作为当世学者阅读和理解 《庄子...
庄子口义成 宋代 林希逸 逍遥而下是全书,渔父诸篇却不如。意外形容辞独至,句中脉络字无虚。机锋颇似禅三昧,根极祗求性一初。千古濠梁同会面,子真知我我知鱼。
林希逸对《庄子》的解释与当时的理学背景和三教融合的趋势是分不开的。首先, 林希逸是理学家,其《庄子口义》不可避免地会有理学化的倾向,因此以儒解庄是其基 本立场。林希逸认为庄子思想的大宗旨与儒家的圣人之道是没有区别的,因此他用儒家 孔颜之乐来解释庄子的逍遥游。同时,林希逸引入理学中的“天理”...
以佛理解庄,唐代成玄英也在《庄子疏》中融人大量 “主人公”是禅宗术语,指真如本性。在《养生主 佛理,但大量直接引用佛教经典中的概念和理论来 口义》解题中,林希逸就用“主人公”来解释“主”:“主 阐释《庄子》则是林希逸首发其端。林希逸认为《庄 ...
书名《莊子口義十卷》 书名庄子口义十卷 作者宋林希逸撰 版本 丛书四庫全書 册号1056 册名子部·道家類 内容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检索其他古籍 相关古籍书目 新編正誤足註玉篇廣韻指南一卷 新編正誤足註玉篇廣韻指南一卷 ...
庄子鬳斋口义校注 [宋]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校注》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庄子》注本,著者林希逸是南宋理学家,他熔佛、儒、庄于一炉,先从考订概念入手,把《庄子》前后的论述加以对照,说明其中的相通之处,以佛学解释《庄子》,并且注重赏析《庄子》一书的文学特色,释文通俗易懂,较为口语化。校注者对《口义...
南宋林希逸(1193—1271)是艾轩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他的《庄子鬳斋口义》《老子鬳斋口义》《列子鬳斋口义》(合称《三子口义》)是以南宋时的白话语体通俗地注解《庄子》《老子》《列子》的著作,开创了以义理、文章两方面注解《庄子》《老子》《列子》的典范,体现出其开放的三教融合思想,在理学家中显得尤为独特...
《四库全书总目》对林希逸《庄子口义》的评价是,这本书突破了以往对《庄子》文字的理解和研究,无论是林希逸对《庄子》本身的了解,还是对书中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都更深入,相比以往的研究,更具有价值性和实用性。林希逸的重要研究,使后人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庄子》,更能准确地断句释义,为今后地学术研究提供了法...
论林希逸对《庄子》“异端”之名的辩解
福清8月24日电(郑松波)日前,福清籍旅日知名媒体人、亚洲太平洋观光社社长刘莉生给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发来其在日本旧书店发掘的《老子鬳斋口义》、《列子鬳斋口义》、《庄子鬳斋口义》三套古书,书的作者是福清籍“南宋最后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