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子和的鼓板古朴典雅,简练大方;腕力匀称,浑厚圆足;节奏鲜明,准确紧凑,饱含韵味,唱腔和琴音浑然一体。1957年以后在天津市戏曲学校任教。
杭子和对李五十分敬佩,刻意学习,这对于杭子和司鼓艺术的成就有深刻的影响。那时北京的京剧票房很兴盛,由同仁堂乐家组织的华夏正声票房,规模很大,常去的不仅有票界人士,还有著名花脸裘桂仙、著名琴师孙佐臣等人,杭子和也参加了这个票房的活动。在这段时期,杭子和曾得到当时最有名的琴师梅雨田和武场名家陈九的悉心指...
杭子和:鼓师怎么打唱腔的尺寸? 杭子和先生 无论哪出戏里的任何一段唱腔,都不能凭空起唱,必须先由演员叫板,再由锣鼓(或用鼓板)起开头,引导出过门之后,演员才能开口唱。就是京剧中极紧凑的“顶板”唱,虽然可以把胡琴的过门略去不用,但也必须有锣鼓开头,这是京剧唱腔...
杭子和便装照 出生: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 逝世:1967年,农历丁未年 人物分类 京剧鼓师 老唱片 杭子和老唱片专辑(105面) 杭子和 沈宝钧 沈华轩 阎岚秋 王凤卿 梅兰芳 余叔岩 李佩卿 谭鑫培 李五 刘顺 王又宸 谭富英 夏山楼主 孟小冬 王少楼 陈少霖
精简压缩版本: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于1957年1月13日开始,持续至20日结束。演出剧目涵盖了午场和夜场,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杨排风》、《女起解》、《金山寺》、《击鼓骂曹》等。乐队成员包括杨宝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于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杭子和:我为余叔岩司鼓 作者:杭子和 在我六十年的司鼓生活中,与之合作时间最长的要数余叔岩先生了,自他嗓音恢复重新登台,直到他最后辍演,我为他打了三十多年鼓,时间不算不长了。为什么我们能合作这么长时间呢?原因很简单,余叔岩是学谭鑫培,虽然以后经过创新,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流派,称为余派,但余派总还是在...
但是当时杨宝森的名气远远没有杨宝忠大,并且许多余派还是杨宝忠传授的。其次杭子和,京剧著名鼓师。曾经为梅兰芳、余叔岩、谭富英、孟小冬等名家伴奏,后来被杨宝森聘为专职鼓师。可见杭子和的鼓艺有多绝了。所以说杨派唱腔并非是杨宝森一人组成的,还有杨宝忠和杭子和。因此有杨派唱腔三绝的说法,也就是专指这三位。
杨宝森、杨宝忠、杭子和,老三位珠联璧合。 - 津门锁爷于2023042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884.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杭子和会戏甚多,文武昆乱,均极擅长。早年为武生沈华轩和武旦阎岚秋打武戏;后又为老生王凤卿掌鼓板多年,也曾与梅兰芳合作。1918年前后,开始为老生余叔岩打鼓,直至余氏息影剧坛。在乐队伴奏上,余叔岩倚重杭子和及李佩卿(余叔岩前期琴师),视为两大得力助手。他崇敬和私淑谭鑫培的鼓师李五和刘顺,故在掌握谭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