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存杨树达日记除去1907-1908年两年之外,始于1920年,而此期杨树达已到北平工作,故日记所载与叶德辉直接交往反而不多。好在,1921年与1925年,叶德辉两次北游京师,杨树达作为东道主,而日记记载了诸多日常交游的细节。1920年的杨树达 1921年,夏间,叶德辉北游,住在湘潭同乡蔡传奎(1872-1924)家中,杨树达时在教育部...
“三反”思想改造运动过去后,毛泽东回湖南时,在餐车上召见了杨树达,询问他对文字改革的意见,并要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到北京开会。杨树达兴高采烈,激动万分,他感到这不仅是党对他个人的信任和爱护,也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关怀和鼓励。毛泽东亲自推荐杨树达出席全国政协会议,使他引以为生平最大的荣誉。此后,他还先...
《杨树达日记》,杨树达著,莫晓霞、刘雪平、饶益波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典型的学者日记、文人日记,记录了杨树达近40年的生活日常、学术思考、交游往来,内容极其丰富,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兼具。此次整理出版,是杨树达先生日记的首次完整披露。书后附人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作者简介:杨树达(1885—1956)...
杨树达(1885—1956),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湖南省长沙市人。1897年考入梁启超等举办的时务学堂。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先后在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任教。1920年再度北上,在北京一些高校任教,先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主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等职。1937年返回长沙,任湖南...
这一年的中秋节,毛泽东特意邀请恩师杨树达来到了中南海。在中南海小湖里,毛泽东亲自掌船,师生两人再续往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1885年,6月1日。杨树达出生在清末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父亲在读书上对他颇为严厉,年少的他常常在家中书房读书。图 | 杨树达 他在中国接受传统教育,不久全国开展西方新式教育,...
1955年6月,毛主席回到湖南视察工作,这才有机会去探望自己多年没见的恩师杨树达。毛主席看到杨树达病入膏肓、面黄肌瘦的模样,当即掏出500元塞到师娘的手中,希望能补贴杨树达的生活。没成想,杨树达看到以后,生气的问毛泽东说:“润之,你哪来这么多钱?”那么杨树达究竟为什么会这样问?他与主席之间又有怎样的...
杨树达 人物简介: 一、杨树达担任职务:杨树达目前担任杨树达法定代表人;二、杨树达投资情况:目前杨树达投资杨树达最终收益股份为0%;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更新时间:2024-05-09关联企业2 担任法定代表人1 担任股东0 担任高管0 所有任职企业1 作为...
1949年某日凌晨,杨树达梦中得一诗句:“霜叶从教耐晚林。”他自觉颇有味道,于是用来命书室曰“耐林庼”,并自号耐林翁。杨树达晚年得此佳句并深爱之。该诗句似乎从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化出,但加入了更丰富的意象。霜叶之红,并非朝夕可...
杨树达全部作品: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杨树达讲文言修辞,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精),汉代婚丧礼俗考,汉书窥管,杨树达文集:周易古义·老子古义,词诠,高等国文法,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全二册),古书句读释例,积微翁回忆录
杨树达先生与湖大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晚号积微翁,湖南长沙人。汉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称赞他为“赤县神州文字、音韵、训诂学第一人”。杨树达先生与湖南大学渊源深厚,受教于斯,任教于斯,道范遗教于斯,其著作如《春秋大义述》《淮南子证闻》《论语疏证》《文字形义学》《甲骨文蠡测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