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译文如下: 人降生世间没有踪迹可寻,人去世离世也杳无踪影;来与去这两件事,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都无法摆脱迷惑。何必再问这短暂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呢?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在一场梦中。 此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在诗...
诗中的“去与来时事一同”一句,进一步阐释了“来时无迹去无踪”的意境。它意味着无论是生命的到来还是离去,都是宇宙运行规律的一部分,都是相同的过程和结果。这种表述既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平等和共生。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两句,...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前两句“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赤裸 裸而生,两手一撒而去。“去与来时事一同”常人观念上总是生乃可 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来,幻生幻死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 何必到死的时候才悲哀呢?人生如浮泡如阳焰如梦幻,毕竟终归于一 掊黄地,生...
题目 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答案 我个人理解为,说人生来是悄悄的,没有踪迹,死了化为尘土,也没有踪迹.不管是生来还是死去,都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什么都带不走.所以为什么还要在意浮生俗世呢?因为这大千世界,这浮生都像是一场梦.应该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消极无...
何须问浮生情,只此浮生是梦中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这句话出自唐代鸟窠禅师的《无题》诗。这句话的背景故事,是白居易曾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法,禅师以诗相答,白居易听后深感敬佩。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禅师 - 心灵成长书院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出自唐代鸟窠《无题》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译文 人不知从哪来,也不知死后将要去何处;从生到死,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都无法摆脱迷惑。 何必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一场梦。
唐代鸟窠禅诗的《无题》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梦中。 这首诗写得是“人生如梦”,是佛教的虚无。 人来的时候没有踪迹,去时也没有踪影,来去之间犹如梦幻一般。人这...
禅师也以偈回答说:“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入幻如化,短暂如朝露,但是如果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生命就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的绵延扩展,不生亦不灭。 白居易聆听禅师的开示之后,深感敬佩,于是依禅师,作礼而退。
1、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这是鸟窠道林禅师的诗,名《无题》。人生在世如梦一场。所谓春梦了无痕,不知其来,不知其去。每个人都管不住梦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其实古往今来人无数,多少人都是“长空鸟迹、秋水鱼踪”
鸟巢禅师: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鸟窠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