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21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召开“中国留美学者李政道、杨振宁证明宇称守恒定律不是普遍的定律”学术报告会,朱洪元在报告会上介绍了李、杨这项被国际物理学界给与极大关注和重视的新发现,钱三强、赵忠尧、彭桓武、张文裕、何祚庥等物理学家也都作了发言。该所所长钱三强特别指出...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以优异的表现被破格录取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跟随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教授攻读粒子物理博士。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53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57年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并被另一位浙大校友吴健雄先生领导的实验所证实,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李政道来了普林斯顿之后,杨振宁就请李政道一起加入这个项目。有了李政道的加入,杨振宁如虎添翼,仅在1951年秋天,他们就一起合作发表了两篇统计力学论文。这么快就出成绩,由此可见,李政道和杨振宁,确实是科学事业上的最佳拍档。然而,因为论文署名问题,李政道和杨振宁却开始有了分歧。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的两篇论文,...
一直以来,杨振宁以自己年龄大李政道四岁,作为要求排名的原因,李政道因为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较高,怕被同行人笑话,所以不能一次又一次的让出排名。这些年两人一起发表的文章,时而是你在首,时而是我,杨振宁的确对排名有着异乎寻常的坚持,在论述诺贝尔领奖时的文章中,论述者也要在一篇文章中对两人的排名分别都...
李政道、杨振宁在1950年代亲密无间、合作研究,迸发出巨大的原创力,科研成就辉煌。但好景不长,1962年,两人合作破裂。1963年10月24日,查可曼在哥大物理系办公室,就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与科学研究,录音采访了李政道。 《李政道口述回忆录》篇幅不长,为英文打字文稿,仅20余页,但内容却相当丰富,主要探讨与合作研究和科...
一代巨星陨落:8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突发离世,享年98岁。当代国人最敬重的两位物理学家,一个是李政道,另一个是杨振宁,杨振宁今年已经是102岁高寿了。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杨振宁就是一个天才,很早就出名了。他出生于上海,20岁就被“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推荐去美国...
不过从年龄上来讲,杨振宁要比李政道大4岁,又是早一年去的美国,因此在美国生活的经验要比李政道要多一些,所以早年李政道没少受杨振宁照顾。李政道去美国,其实是承担着特殊使命的。图|李政道年轻时候 早在40年代初时,蒋介石就意识到了原子弹的重要性,因此他找到了西南联大物理学教授吴大猷、数学家华罗庚等人,并...
李政道与杨振宁这两位物理学家共获诺贝尔奖,无疑是华人学界的骄傲与荣光。但围绕着这个奖项,多年来的各种争议也从未平息。首先,作为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实验结果对李、杨两人所提定律的证明功不可没,却未能得到诺贝尔奖应有的认可。不仅没有获得奖项,甚至诺贝尔基金会的新闻稿中也没有提及她的贡献。理论的...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是李政道赞成的,杨振宁就反对”。为此,李政道表示“杨振宁的个人意气远超出了高能物理领域”,但杨振宁则认为:他的做法完全是从民族利益出发,中国当时的情况就是要以发展性研究为主。是不是很奇怪?都是中国人,赴美留学,双方一起拿的诺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呢?李政道对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