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吾国丨数学家李大潜:不能以一时分数论英雄 我也考过18分 李大潜院士是我国现代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深耕数学领域。20世纪六十年代,在数学家谷超豪的带领下,他率先在国际上研究以超音速绕流为模型的双曲型方程组,比国外同类工作开展时间要早十多年。目前,李大潜院士仍然活跃在数学教研的...
这一打击让李大潜深刻反思,他将“18分”视为一块独特的里程碑,不仅标记了起点,更让他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自此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些年,李院士在演讲或者和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中,常讲起自己的“18分事件”。 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不同,李大潜认为,“起跑线”应当被正确理解,对于有志向、有追求的青...
当记者见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大潜时,他正在修改一份PPT文稿,那是为小学教师进行新教材教学辅导的讲义。今年9月,由他主编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已正式启用。从2016年就开始主持编写上海中小学数学教材至今,每次新教材启用前,李大潜都会参与为中小学教师授课,解读新教材并讲解数学教学方法。他最希...
6月18日19:00,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大潜,做客纪实人文频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与主持人阎华聊聊自己在数学道路上的点滴体会。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数学家对很多人来说,童年时代的李大潜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2岁认字,4岁读小学,9岁跳级进入了...
李大潜:万事万物,都是有数和形这两个方面的。数学,撇开了万事万物的其他的属性,只是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角度来研究世界,譬如说我们天上的满月,我们竞技场上面圆的铁饼,以及大大小小形状是圆的那种物体,在数学上就抽象为一个圆的几何的形状,实际上这就是数学的抽象。这个抽象我觉得很好,因为它保证了我们...
G. Schaeffer教授指出,李大潜“得到了气体动力学中好几个经典问题的解的结构,这些结构多年来一直只是猜测,而李却严密地证实了这一点”,“十分令人激动”。 法国科学院院士J.Leray教授认为,“对很多研究工作者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精密而优美的解答”,“其结果适用于流体动力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李大潜的声望是世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他回忆,初中时为出风头,曾在一次考试中抢着第一个交卷,最终只考了18分。 “这是我最刻骨铭心的一个教训,从此以后不交头卷,一定要验证了没有错误再交。我严格的治学态度就是从这开始的,它在我的一生当中都有启发作用。”©...
“我自1957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复旦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迄今已经超过65年。”18日,在复旦大学双子塔东楼数学科学学院,现年86岁的李大潜院士拿出3页稿纸,告诉师生自己主编上海市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数学教材也已六七年了。人们发现,这位院士数学家为了准备短短的发言环节,亲笔写了800多字,端端正正、一丝不...
2021 - 李大潜 -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努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1 - 李大潜 - 《科学世界》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数学建模:沟通数学与应用的桥梁 2020 - 李大潜 - 《科技导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数学建模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 2020 - 李大潜 - 《数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