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完成的李倕冠饰正面 △修复完成的李倕冠饰侧面(右) △修复完成的李倕冠饰侧面(左) 对李倕冠饰进行保护清理与复原,整个工作历时约一年三个月。项目始于2004年3月,2005年6月结束。实验室内的微观清理,始终是结合显微镜观察而开展的。项目组一开始,就由文物保护修复专家、文物保护研究专家、考古学家组成,充分...
2001年,考古学家在西安雁塔区孟村李倕墓中发现了这件珍贵的文物——李倕冠饰。李倕,字淑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后人,于开元24年(公元736年)不幸病逝,享年25岁。在李倕冠饰出土之前,唐代之前的凤冠不超过五件,且多数无法复原。李倕冠饰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成复原的唐代公主头饰。为了修复...
🏛️ 2001年,西安理工大学校园内意外发现了李倕的墓葬。李倕(公元711~736年)的墓葬中,一件华美精致的冠饰和一系列身体配饰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墓葬层位复杂,现场清理难度极大,考古学家采取了打石膏包的方法,将整个头冠和配饰整体提取。经过两年的室内精心清理,这件头冠的复杂结构终于得以完整揭示。💎 这...
#汉服[超话]# 这一头饰为#李倕冠饰# ,现藏于陕西考古博物馆。冠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包裹发髻,由两个鎏金铜钗和多个金花钿组成,两件铜釵上各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鸾鸟;下部戴在头上,只有从正面能看到的地...
表1 :李倕冠饰不同饰件金珠直径数据测量⑥ 图4 :六叶瓣金花钿 图5 :饰片所用金珠细节 二、焊缀工艺制作过程 焊缀工艺即将金珠连缀成纹样再焊接于器表的工艺,关于焊接工艺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银盥台上有錾刻“小焊药”字样,大约是指器物的三足架与托盘连接处...
之所以李倕墓特殊,就是在墓中出土的李倕冠饰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发掘科学复原的冠饰。鉴于李倕墓的完整性和出土遗物材质种类的多样性,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共同开展李倕墓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与研...
李倕,作为嗣舒王李津的二女儿,虽然并未封爵,只是正七品下阶官员的夫人,但她的墓葬中却蕴含了唐代工艺美术的精华。🌸她的冠饰,以其奢华和精美,成为了唐代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 这件冠饰,不仅金筐宝钿,更是镶嵌了珍珠、绿松石、紫晶、琥珀、玻璃等珍贵材料,制作工艺更是精湛无比。🎨为了...
李倕冠饰可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发掘科学复原的冠饰哦!它的制作工艺之精妙、结构之繁杂,真的是前所未见。考古界对它的评价非常高,称它是唐代珠宝和工艺技术的集大成者。这件冠饰的出土不仅展示了唐代珠宝工艺的绝美,还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贵金属饰物的偏爱以及唐人的厚葬之风。
大同汉服 | 唐朝最豪华冠饰李倕公主冠。李倕,唐朝时期宗女,唐高祖李渊玄孙,嗣舒王李津第二女。在李倕墓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件完整的头冠,这顶头冠在头颅遗骸上,虽然已经散乱,可头冠几乎用尽了唐代可能用到的所有装饰材料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 - 司羽汉服国风美
银、珍珠、绿松石等各类材料十余种采用了铸造、捶打、鎏金等工艺是唐代珠宝和工艺的集大成者唐代公主凤冠倾尽了唐朝所有珍贵饰品像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贝壳、玛瑙等单单宝石的数量就多达370颗李倕冠饰出土于2001年11月墓主人李倕是唐高祖的第五代孙女在考古发掘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冠饰已经损坏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