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李侍尧调任为两广总督。右江镇总兵李星垣因贪污获罪,清廷命李侍尧按律将其羁押,拟罪处刑。乾隆帝因为李星垣是李侍尧所举荐的,如今又对其处罚过轻,于是责备李侍尧袒护他,将其降职。不久回京署理工部尚书。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李侍尧又调署刑部。乾隆三十二年(1767...
乾隆四十二年,云南发生了缅甸间谍案,乾隆帝急调李侍尧任云贵总督。这是李侍尧继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之后,主理的第三个地方。李侍尧到达云南后,迅速布置,成功将间谍抓捕并送往京城。他多次向乾隆上奏,应当调拨绿营兵在中缅边界的各个关口轮流巡防,加强了清朝对缅甸的防御,为中缅边境的稳定作出了贡献。此时的李侍尧...
李侍尧同样是乾隆宠臣,而且自恃奉皇帝密诏搜罗奇珍而来,自然不肯交钱。史书上记载:李侍尧四处搜集乾隆喜欢的奇珍古玩,平均每年进贡五六次,这次亲自押解贡品来,应该是找到了乾隆心仪已久的宝贝。李侍尧的部下和税官发生争执,双方差点动手打起来,有人赶紧向和珅报告,和珅听说来者是李侍尧,不敢怠慢,亲自出面与他交涉...
那时,李侍尧可是武英殿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正一品),妥妥的封疆大吏;可和珅不过是个户部侍郎(从二品),居然敢拦下李侍尧派往京城的马车,而且车里装的还是贡品。更让李侍尧气不打一处来的是,和珅还要他交了税才能通过。打这以后,李侍尧跟和珅算是结下了梁子。李侍尧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和珅整垮。谁承想,两年...
李侍尧是乾隆朝重臣,出身名门,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隶属汉军镶黄旗。 人物档案 姓名:李侍尧 别名:李钦斋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旗籍:汉军镶黄旗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公元1788年 职业:太子太保、闽浙总督 爵位:二...
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的过程。(一)乾隆眼中的天下奇才 李侍尧相貌一般,是个五短身材,但他自幼聪慧伶俐,凭借前辈资历...
李侍尧也因此立了功,第二年就代理了两广总督,相当于现在的广东省省长兼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当上封疆大吏,李侍尧第一件事就是找了个“典型”——藩库粮食。他发现,地方官员买粮的时候,不管什么质量,都按最高价报账,这中间的差价,自然就进了自己的腰包。借粮出去的时候呢,又按最低价算,又赚一笔。这...
李侍尧,出生在一个家族显赫的背景下,其四世祖更是明朝的游击将军李永芳,因投降后金而受到宠用。这特殊的血脉关系,注定了李侍尧在清朝官场上不平凡的命运。从荫生身份开始,李侍尧步入官场,职位节节攀升,最终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任职两广总督、湖广总督、户部尚书,身份显赫。然而,李侍尧并非一帆风顺。在担任云贵...
云贵总督李侍尧一案发生在乾隆朝,这起纳贿案在朝中惊起了不小的波澜。在整个过程中,乾隆帝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和一查到底的决心,但李侍尧的结局却大出人的意料。这也意味着步入晚年的乾隆对官员贪污纳贿的态度有所转变,可以看成是一个政治风向标。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乾隆帝连下三道谕旨: 派户部...
公元1780年,已经年逾古稀的乾隆皇帝,突然给刚刚崭露头角的和珅交代了一个任务,让他去密查云贵总督李侍尧。在和珅出发之前,乾隆皇帝布置了一些手段去防止有人给李侍尧报信,还派人暗中监视李侍尧,以及让贵州周边的官员在贵州周边布置了关卡。那么李侍尧到底是什么人,乾隆皇帝又为什么对他如此“重视”呢?据《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