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佩先生逝世6周年 让我们一起回顾她 充满爱与智慧的传奇人生 01 李佩 191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 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 北平沦陷 大学停课 为继续学业 李佩一路辗转前往西南联大 1941年 从西南联大毕业后 李佩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 获得了在康奈尔大学的求学机会 也是在这里 李佩遇...
2017年1月12日凌晨,中国科大创建者之一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中国科大原外语教研室教授,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李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9岁。李佩,江苏镇江人,1918年出生在北京。中学就读于美国教会学校贝满(Bridgeman)女中,193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学习,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大学毕业...
北方昆曲剧院新创昆曲《李佩先生》自10月13日首演以来,受到科学界、文艺界专家的肯定。10月23日、29日在京举办的两场座谈会上,专家认为,该剧有利于激发当下年轻人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也为昆曲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作了宝贵的探索和实践。李佩(1917-2017)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著名语言学...
2017年1月12日凌晨,李佩先生溘然长逝。“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李佩的老朋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事颜基义先生,曾用米兰·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湍流卷走的,是李佩先生清逸的身影,卷不走的,是一部“传奇”。
针对“文革”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人才普遍匮乏的情况,李佩先生高瞻远瞩,创办了“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师资班,亲自编写教学大纲,并担任导师,为该学科在国内正式建立做出了开拓性工作。 李佩先生以其宝贵的创新精神、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成功的教育实践,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应用语...
编者按:2017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最美玫瑰”、“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遗孀、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外语系创建者李佩先生逝世。湍流卷走的,是她清逸的身影,但卷不走的,是一部“传奇”。 古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国科大外语系,...
魏春荣饰演李佩先生。当代题材创作要在敬畏传统的前提下勇于创新 多年来,昆曲在现当代题材创作领域的不懈探索,已成为其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自建院以来,北方昆曲剧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昆曲艺术的创新发展。从《陶然情》到《飞夺泸定桥》,从《荣宝斋》到《林徽因》,一系列现当代题材剧...
郭永怀诞辰104周年那天,李佩拿出丈夫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捐给力学所,包括牺牲时的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时间沉淀了沧桑,却未曾带走岁月的无情,2017年1月12日凌晨,李佩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9岁。中国科学院力学院将李佩和郭永怀合葬,碑文上写道:“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相隔半...
李佩先生书画藏品悉尼展:展出吴冠中、李可染、梅兰芳等名家作品 李佩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书画收藏,在国内有几十年的书画收藏阅历,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目前他收藏的的国内名家书画已有近千余幅。2024年5月6日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慈善基金会、澳大利亚文化商贸总会、胡印夏主席及澳大利亚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黄...
在中国历史上,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实在太多太多了,李佩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她被学生称为“中科院最美玫瑰”,教书尽责学术严谨,是极为难得的女中豪杰。 李佩先生的丈夫是郭永怀,二人都是在科研界破有名起的学术工作者,建国后受钱学森邀请回国,为祖国力学研究默默奉献。 1968年,正是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实验成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