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开放题。但注意,天理指抽象的层面,人欲指物质层面。从人性论上说,人为万物之中最灵,应当追寻更高、更为深刻的事物,但个体的人经常因为自身的情绪、外在的事物所困扰,遂不通,因此,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旨在突出对于“天”、“理”等精神的追求,对自身原有的人性的不良方面加以克服和有意避免。
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
自从人类有了阶级之后,就有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是国家的管理者,他们对应的是天上的太阳。天上的太阳可以把整个世界管理得很好,是因为它没有“人欲”,所以管理者要向“天”学习,要“存天理,灭人欲”,或者是“纯天理,去人欲”。——藏甲——#朱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藏甲 朱熹...
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也有观点认为该句意在强调反对贪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更高的道德修养。 2、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
[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 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
基于此种理解,朱熹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1、代表天理的“道心”,与代表人欲的“人心”关于善恶,朱熹将人的心划分成善恶的两大块,一块则是与性一致的“情”,这部分被称为“道心”,属善;另一块呢,则是与性不一致的“情”,这部分被称为“人心”,属“恶”。为了方便理解,还是要说说所谓的“...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详细信息 灭人欲 名言的由来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是宋代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代表了宋代“程朱理学”的精髓,朱熹这里所说的“天理”是指天之大理,物之小理,以及人之道理;也就是包括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的情理和道理,而“天理”所包含的这一切最终都体现在人的仁爱之心,也就是人性中的善。朱熹所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