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学是朱熹思想的代表,它强调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的理学思想在闽学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学术界,更是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朱熹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创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的巅峰之作。...
朱熹讲学白鹿洞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也是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淳熙六年(1179),他在知南康军(今属江西省)时,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讲学授徒,宣扬理学。朱熹创办白鹿洞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闽学”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他为书院教育制定的一整套教学规章制度,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产生...
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
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又说:“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得。其后以先生君子之教,校夫先后缓急之序,于是暂置其说,而从事于吾学。”李侗指点朱熹“细读经学”,去求儒家经典精义,还主张“默坐...
尤溪是“朱子故里、闽学源头”。 尤溪县是朱熹诞育地,朱熹多次重返尤溪,在尤溪留下了许多文化印迹。尤溪深刻影响着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近年来,尤溪县将朱子文化的精神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遗产保护和居民生活,形成了良好的传承发展文化空间,充分体现了朱子文化在尤溪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
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 北宋时期,生活在洛阳的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所创立的洛学应该说是河洛文化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晶;而南宋朱熹所创立的闽学则以二程洛学为主干,终于集理学之大成。 程颢(1032 1085年),字伯淳,世称为明道先生,担任过县主簿、县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职。程颐(1033 1107年),字正...
朱熹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琪琪非常喜欢用朱熹的名言警句练字,如图,她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反复书写“为学须先立志”这句名言。如果她写的最后一个字是“学”,她可能一共写了( )个字。为学须先立志为学须先立志··· A: 42 B: 44 C: 46 D: 49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略 反馈 收藏 ...
尤溪朱子文化园。 尤溪,千年古县,朱子故里。885年前的秋天,一名男婴哇哇降生在尤溪水南溪南馆,他就是福建的孔子、理学集大成者、闽学宗师朱熹。 因为朱熹,尤溪成为“闽中尼山”“南州阙里”,福建成为“理学名邦”“海滨邹鲁”。朱子诞生地就是后来的南溪书院,这里读书声连绵不绝八百余年,奠定了尤溪文化发展的基石...
台媒看大陆:福建南平考亭书院——闽学之源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介绍考亭书院的报道,它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考亭村,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讲学之地。 考亭书院。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指出,考亭书院大有来历。南宋绍熙三年,朱熹筑室居于此,命名为“竹林精舍”,后因四方来求学的人众多,扩建并更名为“...
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朱熹自号“紫阳”,后来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闽学又称“紫阳学派”。 朱熹自号“紫阳”,后来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闽学又称“紫阳学派”。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