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附录:朱熹《中庸章句序》第一节原文及译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
尧所说的那句话已经清楚的讲明白,什么是道的至极之理了,也已经涵盖了至极之理的所有内容。 到后来舜又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加上三句,是为了更好阐明尧所说的那句话的前因后果,因为只有明了前因后果,对道德理解才能达到近乎精微的程度。 总体而言,由人心所能感知觉悟到的虚冥中的本质,用符号一就可以概括了。
《中庸》附录 朱熹《中庸章句序》第二节原文及译文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
《中庸》附录:朱熹《中庸章句序》第一节原文及译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
《中庸》附录 朱熹《中庸章句序》第二节原文及译文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