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勤廉事迹漫画 朱彦夫决定把战友们殊死拼搏的壮举写下来,把他这一生向困难挑战的经历留给后代。他苦读100多本中外名著,翻烂了四本字典,自创了“衔笔跪书”“断臂抱书”“绑笔腕书”3种写字姿势,完成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著作《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朱彦夫常说,我能跨越人生 ...展开全文c ...
全家“盼着人家好,咱自己才能好”朱彦夫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有什么难处,全靠乡亲们帮衬,乡亲也成了他心里永远放不下的牵挂。一年夏天,眼瞅着快要下雨,朱彦夫对正在干活的妻子说:“这天又要来雨了,薛文花大娘的屋...
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攻占并坚守250高地的任务,在艰苦的阵地防御战中,朱彦夫与美军王牌部队血战了三天三夜,多次击退美军的疯狂进攻。战斗到最后,朱彦夫的队友全部牺牲,阵地上只剩朱彦夫一人,为了执行坚守任务,朱彦夫反复在阵地中穿梭,交替使用各种武器。突然,敌人将三颗手雷扔到了朱彦夫身后,朱彦...
朱彦夫不知在雪地上爬行了多久,才得以被友军战士发现解救。就这样,朱彦夫被及时送到后方的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几个小时紧张激烈的救援行动,终于拼尽全力保住了这位勇士的命,然而严重的身体创伤和寒冰的侵蚀,使得他的身体状况败坏到无法再进行战斗。此外,战场医疗设施的简陋配置更是无法承担拯救他的重任,无奈之下,...
朱彦夫于1933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沂源县。1947年,朱彦夫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斗。1949年,朱彦夫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朱彦夫在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中身受重伤,双手以及膝盖以下截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降至0.3。1956年,朱彦夫主动放弃特护待遇,回到了家...
两年时间,朱彦夫跟随部队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上海战役。1950年,十七岁的朱彦夫赴朝参战,在零下近35℃的长津湖,他遭遇了人生中最凶险的一场恶战。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激战于朝鲜盖马高原的长津湖。朱彦夫所在的26军77师230团二连,奉命与敌军争夺二五〇地。二连不仅需要拿...
1950年2月,朝鲜战争爆发,本来朱彦夫是要复员回家,赡养母亲。可战争的炮响就是集合的命令,朱彦夫义无反顾奔赴寒冷的朝鲜战场。在长津湖争夺250高地的战斗中,朱彦夫所在的连队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两个营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美军仗着火力足、装备好的优势,每天在朱彦夫镇守的阵地上抛下数百...
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于沂源县张家泉村。14岁参军,16岁入党,经历过上百次战斗,十次英勇负伤,三次荣立战功。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是特等革命伤残军人。 他放弃荣军休养院特护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并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他担任张家泉村...
2021年10月25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当天,朱彦夫之子朱向峰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父亲虽然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从未后悔过。“时过境迁,父亲虽然在家很少提及当年参加战斗的经历,但他对子女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朱向峰说,父亲身上一直都有军人的血性和...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他从小家贫如洗,1947年9月14岁就参了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1950年12月,朱彦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参加了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