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与2.8 mm切口相比,2.2 mm切口引起的SIA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将白内障手术切口由2.8 mm减小到2.2 mm不会对SIA产生显著影响。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术后3周以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基本稳定,但有些患者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要...
目前大多采用的手术方式是角膜透明切口,这种术后散光的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
可以戴眼镜矫正。如果对视力影响不大,可以不用矫正,没有其他办法治疗的。如果患者比较年轻,散光症状...
两种多切口手术源性散光值的比较.docx,两种多切口手术源性散光值的比较 内脏性散列(sia)是通过手术操作(如去除和转化他人星,iol)引起的散列性散列。对SIA的研究分析有助于通过切口技术,减少、控制或利用手术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减小术后角膜散光。一方面,对于术前角
目的介绍白内障手术中术源性散光(SIA)的测量方法,探讨切口位置对SIA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就诊的31只眼白内障超乳手术患者,既往无眼表疾病,无眼部外伤或手术史。主切口位于135度,透明角膜切口,切口宽度2.8 mm,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超乳手术过程顺利并植入...
【摘要】目的分析2.8 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手术源性散光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CL术的患者21例(39眼),测得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综合验光、角膜曲率。比较术前及术后角膜...
白内障手术术源性散光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万方数据
目的 介绍白内障手术中术源性散光(SIA)的测量方法,探讨切口位置对SIA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就诊的31只眼白内障超乳手术患者,既往无眼表疾病,无眼部外伤或手术史.主切口位于135度,透明角膜切口,切口宽度2.8 mm,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超乳手术过程顺利并植入...
目的 研究2.4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源性散光情况,对比2.4mm与3.0 mm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大小对于患者SIA度数,术后裸眼Log MAR视力以及术后主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6例(13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67只眼)和对照组(43例,65只眼)两组,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透明角 膜切...
探究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厚度变化与术源性散光(SIA)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 年9 月至2022 年3 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所有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患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