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源性散光(SIA)是由于白内障手术切口造成角膜形态改变而引起的散光,影响白内障手术的屈光效果,SIA受术前散光、切口大小、切口位置、切口结构、角膜厚度和术后伤口愈合等因素的影响。既往研究表明,较小的切口有助于减少SIA,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屈光...
白内障后容易出现散光的情况,对视力影响大,可以戴眼镜矫正。如果对视力影响不大,可以不用矫正,没有...
并没有很精确的仪器是可以检测出因为手术导致的散光度数的,可以手术后的散光度数与术前的散光度数做一...
目的介绍白内障手术中术源性散光(SIA)的测量方法,探讨切口位置对SIA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就诊的31只眼白内障超乳手术患者,既往无眼表疾病,无眼部外伤或手术史。主切口位于135度,透明角膜切口,切口宽度2.8 mm,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超乳手术过程顺利并植入...
探究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厚度变化与术源性散光(SIA)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 年9 月至2022 年3 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所有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患者6...
目的:探讨青光眼伴发白内障患者采用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30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青白联合手术进行治疗,运用电脑检测光曲率仪进行术前和术后3d、1周和3个月的角膜曲率的测量。结果术后3d和1周的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术后3d的散光度达到最大,主要是逆规性散光;而术后3个月主要是...
【摘要】目的针对目前被社会所关注的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的处理原则、手术的方式和时机等等热门话题,对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而采用的切口联合手术后所引起的角膜源性散光的相关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结果手术后3d散光度有变化,达最大 (3.09+0....
目的比较2.4 mm与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术源性散光度数大小,患者术后裸眼LogMAR视力及主观舒适度差异.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12月期间收治的 白内障患者52例(67只眼),其中行2.4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5例(32只眼)(观察组),行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7例(35只眼...
目的探讨一期同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 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本院26例(32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均一期行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 应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术前及术后3天,7天,1月,3月的角膜曲率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天散光度为(2.89±0.48)D,术...
目的 观察白内障术后不同时期不同眼别的术源性散光(SIA)的变化.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41例(54只眼),术中行135°、2.8mm透明角膜切口,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角膜曲率,观察术后术源性散光的变化.结果 术后1个月均数SIA和质心(Centroid)SIA分别为(0.461±0...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