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苏轼 【朝代】宋 译文对照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标签:情感写景思乡春天抒情季节 译文 注释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上阙写景,诗人站在超然台上所见之景依次展开。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踏上超然台,远眺四方,瞥见护城河内的春水涓涓,城内鲜花竞开。一片蒙蒙细雨在城中飘散...
“超然台作”是这首词的题目。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根据字数划分,具体分为中调、长调和小令。中调字数一般在59字至90字之间,长调指91字以上...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②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③后,酒醒却咨嗟④。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②壕:护城河。③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赏析:公元1074年(...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必考名句】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