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 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
5. 朋党:朋,是朋友;党,是朋友的团体组织。泛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的集团。 复制 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君子洁身自好,小人洁身自好。 复制 7.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复制 8. 君子尊贤,能,民不见其过;臣卑宠,上弗见,下不见其失。 复制 ...
作者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明确区分君子之朋出于道义的共同追求,与小人之朋出于利益的短期联盟。接着,作者通过六个历史事例,证明朋党的历史渊源,接着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小人朋党可能导致国家混乱,而君子朋党则能促进国家繁荣。文章结构紧凑,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具有说服力。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
(节选自欧阳修的.《朋党论》) 【注释】①暂相党引以为朋:暂时互相勾结而成为朋党。朋:朋党,指因志趣相同或利益相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②退:排斥,排除。 1.解释加粗词语的含义。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尝:___ (2)君子则不然然: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
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相互牵引,勾结而成为朋党,这是假的。等到他们看到利益后就争先恐后了,或者利益消失而交情疏远,甚至反过来互相伤害,即使是兄弟亲戚这么亲近的人,也不能互相保护了。所以臣下我认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他们虽然暂时结为朋党,却是假的啊!君子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所坚持的是...
朋党之论:唐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年),统治集团内形成的牛僧孺为首的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朋党之间互相争斗,历时四十余年,史称“牛李党争”。昭宗:唐朝将要灭亡时的一个皇帝。杀名士投之黄河本发生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哀帝是唐代最后一个皇帝。 “此辈清流”两句:这是权臣朱温的谋士李振向朱温提出的建议。
古诗朋党论翻译赏析《朋党论》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朋党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1044年(庆历四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被评为是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也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中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该文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
朋党论 [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