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
反观那些亡国的,基本上都栽在小人朋党里。商纣王手下那帮人,人数是多,心却是散的。亿万人各怀鬼胎,结果纣王直接玩完。东汉的献帝,干脆走了另一个极端,凡是有点名头的士人,他统统给扣上“党人”的帽子,关进大牢。等黄巾军打上门来,汉室乱成一锅粥,献帝才后知后觉,把党人放了。但那会儿局势早崩了...
欧阳修写《朋党论》就是想告诉皇帝,韩琦、范仲淹等人都是君子,他们有道德操守,实行新政只是为了替皇帝分忧。夏竦等人利用皇帝多疑猜忌的性格,想要阻止新政实行。欧阳修在文章中反复对比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想要打破宋仁宗的疑虑,让皇帝继续支持新政。对比之后,欧阳修采取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揭示君子之党大治天下,小人...
《朋pénɡ党dǎnɡ论lùn》 宋sònɡ·欧ōu阳yánɡ修xiū 臣chén闻wén朋pénɡ党dǎnɡ之zhī说shuō,自zì古ɡǔ有yǒu之zhī,惟wéi幸xìnɡ人rén君jūn辨biàn其qí君jūn子zǐ小xiǎo人rén而ér已yǐ。大dà凡fán...
朋党论作者:【宋】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注释+译文+创作背景+文本赏析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 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 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
译文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只希望吾君能辨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
《朋党论》 雷峰塔下捉蛇 芸芸众生中一个不值一提的人,没有简介,喜欢知识收藏与分享!1 人赞同了该文章 雍正二年秋七月丁巳,御制朋党论颁示诸臣: 朕惟天尊地卑。而君臣之分定。为人臣者、义当惟知有君。惟知有君,则其情固结不可解。而能与君同好恶,夫是之谓一德一心而上下交。乃有心怀二三、不...
《朋党论》这篇著名的政沦文,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同样是很有战斗意义的。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苦读而中进士,后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朝廷要职,因弹劾政敌夏竦、吕夷简等人,曾遭遇政敌的朋友圈子的恶意攻击,被政敌指责为在朝廷拉帮结派搞朋党,因而也曾屡次被罢职贬官,可谓仕途多舛。欧阳修故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