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遇上闹饥荒的时候,国家国家的备用不足,怎么 正文 1 这句话的意思是:鲁哀公问有若说:“遇上闹饥荒的时候,国家国家的备用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彻法,只抽取十分之一的税呢?”出自:春秋战国的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篇》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哀公:鲁哀公(前521―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②?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盍(hé)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流行于诸侯国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孰与:与谁,同谁。 【...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实行“彻”制,减轻赋税,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老百姓一定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鲁哀公问有若说:“今年遭了...
原文节选: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白话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姓不足,君熟与足?” 哀公问于有若曰: 哀公:鲁哀公。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有若:有氏,名若,字子有,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为前50...
一起学《论语》12.9颜渊篇——哀公问于有若曰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白话】 鲁哀公向有若问到:“年景饥荒,国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