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科研团队,在Cu基催化剂的合成与设计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分子筛负载的Cu基催化剂,通过原位烧结形成富含晶界的位点,这些晶界位点能够实现高效的C-C偶联,为液体燃料和有价值化学品的生产开辟了新的路径。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https://doi.org/10.100...
甲醇原位产氢辅助聚苯乙烯降解制备烷基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全新的PS降解路径,构建钌负载二氧化硅催化剂(Ru/SiO2)用于甲醇原位产氢辅助PS降解高效制备烷基苯,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2404952)。在280℃下经过6 h的反应后,液相产物的收率达到93.2 wt%。其...
受三维立方体向四维超立方体演变的启发,曾杰教授课题组将钯铂均匀合金立方体进行氧化刻蚀,通过精准调控钯原子的去除和余下钯原子与铂原子的重排,得到钯铂合金超立方体框架结构。该纳米晶由外部立方体框架、中心立方体以及连接立方体框架和中心立方体的体对角线三部分组成。此外,课题组通过调节初始立方体中钯、铂两种元素的比...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可以显著影响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活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载体的条件下通过调控单原子的配位结构来研究MSI的有效策略。 背景介绍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以调控金属原...
曾杰老师课题组的论文在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中发表,影响因子12.92。 研究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相变、烧结、表面重构和解离为单原子等变化。这样的结构演化不仅可以由温度诱导, 也可以由反应产生的吸附物种诱导。 然而, 结构的变化对催化剂的影响存在两面性, 既可能因此形成新的活性...
曾杰老师你所说的这种能源转换方式我们称之为“减法炼油”。而我们的课题组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一种“加法合成”方式:我们只需把小分子有机物的碳原子和氢原子重新组合就可以合成中等链长的烷烃,通过拉长碳链的方法就可以生成液体燃料...
曾杰老师课题组的论文在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中发表,影响因子12.92。 研究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相变、烧结、表面重构和解离为单原子等变化。这样的结构演化不仅可以由温度诱导, 也可以由反应产生的吸附物种诱导。 然而, 结构的变化对催化剂的影响存在两面性, 既可能因此形成新的活性...
变废为宝:废弃塑料“循”得新生,曾杰课题组破译价值密码, 视频播放量 2007、弹幕量 0、点赞数 153、投硬币枚数 23、收藏人数 13、转发人数 9, 视频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者简介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B站账号,相关视频:中科大博士毕业生研制空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发展出了一种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研究人员首先将Co(OH)2衬底负载在工作电极上,并直接将待沉积的Ir前驱体加入碱性电解液中,然后分别利用电化学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获得了两种Ir单原子催化剂Ir1/Co(OH)2。通过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发现...
针对二氧化碳难活化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课题组创造性得提出了“构筑对称破缺活性中心用于活化二氧化碳分子”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对称破缺活性中心存在电荷密度梯度,从而形成局域极化场以极化非极性的二氧化碳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