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维立方体向四维超立方体演变的启发,曾杰教授课题组将钯铂均匀合金立方体进行氧化刻蚀,通过精准调控钯原子的去除和余下钯原子与铂原子的重排,得到钯铂合金超立方体框架结构。该纳米晶由外部立方体框架、中心立方体以及连接立方体框架和中心立方体的体对角线三部分组成。此外,课题组通过调节初始立方体中钯、铂两种元素的比...
曾杰,1980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第十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
4.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 “氢呼吸”策略,在无需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情况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烃类,为废弃塑料的 “人工碳循环”提供了新方法。 这佐证了(C)①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客观属性②人们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
研究团队将该设计思路进一步拓展到同样具有高对称性的甲烷分子的活化中,实现甲烷高效转化制甲醇,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 (2021)。 鉴于曾杰教授课题组在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设计领域的贡献,研究团队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发表了...
针对二氧化碳难活化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课题组创造性得提出了“构筑对称破缺活性中心用于活化二氧化碳分子”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对称破缺活性中心存在电荷密度梯度,从而形成局域极化场以极化非极性的二氧化碳分子。
针对二氧化碳难活化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课题组创造性得提出了“构筑对称破缺活性中心用于活化二氧化碳分子”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对称破缺活性中心存在电荷密度梯度,从而形成局域极化场以极化非极性的二氧化碳分子。O网页链接 ...
1日前,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曾杰教授课题组成功得到了银离子掺杂的硒化钴(化学式为CoSe2)纳米催化剂,为寻找电解水的高效催化提供了重要途径,已知硒化钴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催化剂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 该催化剂在电解水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 硒化钴中钴元素(Co...
中科大曾杰教授课题组Angew:一步法构建以实现工业电流密度下全水分解的高密度单原子催化剂 第一作者:Cao Dong 通讯作者:程道建、曾杰教授 通讯单位: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1 前言介绍 具有高能量密度(~142 MJ/kg)的氢被认为是未来替代化石燃料的主要清洁能源。值得注意的是,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化学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受邀综述“对称破缺活性中心活化二氧化碳分子”的催化剂设计理念 http://t.cn/A6tkq2SC (分享自 @ChemBeanG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针对二氧化碳难活化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
曾杰,1980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低碳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催化问题。曾杰教授已在Nature Nanotechnol.(2篇),Nature Energy(1篇),Chem(1篇),Nature Commun.(5篇),Chem. Rev.(1篇),JACS(10篇),Angew. Chem. Int. Ed.(14篇),Nano Lett.(12篇),Adv. M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