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绍 曹元弼(1867—1953),字谷孫,號叔彥,江蘇吳縣人,中國近代著名的經學家,清代學術的總結人。曾於江陰南菁書院肄業,從學於禮學名家...展开个人作品 曹元弼友朋书札 8.4 周易集解补释 9.3 礼经学 9.2 曹元弼日记 暂无评分 曹元弼孝经学著作四种 暂无评分 孝经学 暂无评分 复礼堂文集 暂无评分 ...
因此,曹元弼直接引出“亲生之膝下,是谓天性。”“亲生之膝下”,已经是有家庭的时代的情况,曹元弼并不纠结于家庭建立之前的人类情状,也不在意作为个体的人如何禀天而生,而是直接认为,家庭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标志,更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标志,并且这一标志是肇始于伏羲画八卦——也就是经学的开端。 而一旦把“亲...
曹元弼 原著 / 崔燕南 整理 / 曹元弼 / 上海人民出版社 8.4 / 32人评价 曹元弼日记 (2020) 曹元弼 著 / 李科 整理 / 曹元弼 / 凤凰出版社 8人评价 曹元弼孝经学著作四种 (2021) 曹元弼 撰 / 曹元弼 / 刘增光 整理 / 上海古籍出版社 5人评价 孝经学 (2020) 曹元弼 撰 / 宫志翀 点校 /...
姑丈曹元弼,字叔彦,世居苏州阊门西街。大哥曹元忠乃学者;二哥曹元恒知名度较高,光绪戊申年(1908年),经人举荐入京为慈禧、光绪治病,虽回天乏力,但御医曹沧洲却由此成为苏城妇孺皆知的名人;而曹元弼本人中了翰林后,挂了个“翰林院编修”虚衔,却碰上了辛亥革命,从此闭门谢客,完全一种地道“遗老”的生活状态。 姑丈毕...
清·曹元弼 认证:学者 简介: 民国著名学者、藏书家。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室名复礼堂,江苏苏州人。 官太史、翰林院编修。兄曹元忠,亦为藏书名家。少时写卷子,一“灶”字占三格,人戏称其“三眼灶”。辛亥革命后,闭门谢客,不与外界接触,以卫道士自居,攻击革命者...
曹元弼(1867-1953),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定隐、玉真谪仙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为近代重要的经学家。吴县曹氏为当地著名的儒医世家,自曹元弼高祖炯以来,名医辈出,其父毓俊、伯兄元恒、从弟元森、侄岳昭等皆为名医。在业医之外,曹氏一族还兼习诗礼,医儒并重,曹...
遗老旧事 柴庆翔 民国十六年,王国维先生留着长辫自溺昆明湖;至五十年代,苏州还有一位曹元弼(我的姑丈),也是蓄着长辫寿终正寝的,这在新时代恐已少见,故我称之“遗老”不算为过。姑丈曹元弼,字叔彦,世居苏州阊门西街。大哥曹元忠乃学者;二哥曹元恒知名度较高,光绪戊申年(1908年),经人举荐入京为慈禧、光绪...
一、曹元弼著作的基本情况 (一)曹元弼著作的現代發掘與整理 曹元弼先生(1867—1953),晚清經學家,其爲學宗旨并尊鄭朱,漢宋兼采,同時强調經世致用,在義理上以《孝經》爲核心,以“敬”“愛”之理貫穿六經。①從清代經學史的整體譜系來看,曹元弼繼承吴派學術的治經範式,汲取皖派學術的治經方法,并受東塾...
曹元弼(1867—1953),字谷孙,又字师郑,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曹氏一生治经,尤专心礼学,宗郑注,是清末民国间礼学大家。其门下弟子如沈文倬、王欣夫、钱仲联、唐兰均为后世文史大家。 《礼经学》一书是曹元弼关于《仪礼》的综论之作。依郑玄之学,提要钩玄,在凌廷堪《礼经释例》对礼依例分类疏解的基础上立明...
曹元弼与张之洞一样厌恶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说,同时又感念张之洞的国士之知,遂辞去教职,专力撰写“十四经学”。今天我们能看到,张之洞的设想与曹元弼的经学造诣相结合,产生了怎样奇妙的效果。“十四经学”完全撰成者,有《周易学》《礼经学》《孝经学》,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