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正楷、王幼平、刘德成、曲彤丽:《MIS3阶段的气候环境与古人类活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6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2. 夏正楷、刘德成、王幼平、曲彤丽:《郑州织机洞遗址MIS3阶段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第四纪研究》2008年1期。 3. 曲彤丽、梅...
人类最早的用火行为出现在什么时候?|曲彤丽《旧石器时代埋藏学》 旧石器时代埋藏学 作者:曲彤丽 定价:68.00元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作者简介: 曲彤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者,洪堡学者。获士恒青年学者奖、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埋藏学与动物考古,涉...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 曲彤丽 动物考古 研究考古遗址 动物遗存 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旧石器时代遗址特点 北京大学正版【锦园图书】 支持发票 如需请联系在线客服 作者:曲彤丽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100.86 定价 ¥110.00 配送至 陕西西安市 至 北京...
夏正楷12; 王幼平3; 刘德成3; 曲彤丽3; 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2]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古气候学; 关键词 标志; 冰阶; 大量; 气候变化; 骨角器; 末次; 文化; 气候; 入库时间 2023-07-26 02:25:35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
MIS 3阶段,即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是末次冰期中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时期.大量的考古调查资料表明,这个阶段也是末次冰期中人类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当时不仅人类遗址的数量明显增多,而且石制品也较前也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似乎暗示着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适宜的气候环境可能是导致...
⑩曲彤丽、陈宥成:《试论早期骨角器的起源与发展》,《考古》2018年第3期。 (11)a.钱耀鹏:《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三次“革命”》,《华夏考古》2010年第1期。 b.同①c。 c.Yerkes,R.W.and Barkai,R.,Tree-Felling,Woodworking,and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the Landscape during the Neolithic and Chalcolithic ...
陈宥成 曲彤丽 摘要:“两面器技术”是史前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石器技术传统,可谓源远流长。本文把两面器技术的发展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四个阶段。两面器技术的早期始于170万年左右,出现在东非,以西图尔卡那湖地区Koliselei 4遗址为代表。两面器技术的中期大约始于距今100万年,以“大石片阿舍利”技术传统为标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