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扬子江①寄孟浩然 刘昚虚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 寒笛对京口③,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注】①扬子江:长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津南对京口。②越乡:此处是对东南地区的泛指;③京口:古城名,...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2题。暮秋扬子江①寄孟浩然刘昚虚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寒笛对京口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作者:刘昚虚 年代:唐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字典查询: 暮 秋 扬 子 江 寄 孟 浩 然◆查看更多:含有 暮 秋 扬 子 江 寄 孟 浩 然 的成语。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唐代:刘昚 虚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在对暮秋的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滞留异乡的客愁和对故人孟浩然的深切思念。这首诗...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这首诗是“以诗代书”诗人从京口(故城在今江苏镇江市)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引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湖北襄阳的友人孟浩然。全诗在结构上层层引进,步步深入,读来如友人晤谈,娓娓情深。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在对越中扬子江(即长江)暮秋的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滞留异乡的...
寒hán笛dí对duì京jīng口kǒu,故gù人rén在zài襄xiāng阳yáng。咏yǒng思sī劳láo今jīn夕xī,江jiāng汉hàn遥yáo相xiāng望wàng。 小提示:刘昚虚的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所属:墨客诗词 | 阅读:752次正文: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译文:译文及注释:作者介绍:刘昚虚,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
暮秋扬子江①寄孟浩然 刘昚虚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 寒笛对京口③,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注] ①扬子江:长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津南对京口。②越乡:此处是对东南地区的泛指。③京口:古城名...
结果1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暮秋扬子江①寄孟浩然 刘昚虚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寒笛对京口③,故人在裹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注】①扬子江:长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津南对京口。 ②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