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组分名词解释 显微组分,这一术语主要应用于煤地质学和岩石学领域,指的是在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并区分的煤或岩石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通常具有特定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是构成更复杂岩石或煤层的基本单元。以下是对显微组分的一些详细解释和分类: 镜质组: 定义:这是煤中最重要的显微组分之一,主要由植物木质部...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是指在显微镜下肉眼能够观察到的矿物质。煤的无机显微组分主要是在成煤过程中外界混入煤中的矿物质,另外成煤植物体内的无机成分也可转入煤中成为显微组分,但是数量很少。煤的无机显微组分主要包含:黏土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这几种矿物质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区分。镜质...
参加有机岩石学会议期间和会后,反思了有机岩石学两个关键问题 显微组分和有机成熟度。下面讨论一下显微组分问题。 (1)显微组分分类: 煤中显微组分分类在Stach煤岩学(1975,1984)中作了详细论述,ICCP (1963…
由于我国没有低阶煤中腐植体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案,因此“ICCP System 1994”中关于腐植体的显微组分的定义和分类方案对我国学者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该显微组分分类方案(ICCP system 1994)在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对腐植体显微组分的分类进行了修订,以便能够使其与其它显微组分,特别是镜质体分类中的相关术语更相匹配。
答:在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煤中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显微组分。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 V、壳质组E和惰质组I。 5•什么是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 P52、P59 答:凝胶化作用是指泥炭化作用阶段成煤植物的组织在积水较深、气流闭塞的 沼泽环境下,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一方面,植物组织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水解...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是指在显微镜下肉眼能够观察到的矿物质。煤的无机显微组分主要是在成煤过程中外界混入煤中的矿物质,另外成煤植物体内的无机成分也可转入煤中成为显微组分,但是数量很少。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主要包含:黏土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这几种矿物质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区分。
简述煤的显微组分的识别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镜质组 透光色为橙-橙红色。 反射光下灰色,无突起,油浸反射光下呈深灰色。煤级越高,反射色越浅,高煤级烟煤和无烟煤中呈白色。 具弱荧光或不具荧光,其中基质镜质体的荧光性最为明显。 (2)壳质组 透射光下透明,黄-红橙色,大多轮廓清楚。 反射...
显微组分复配需精准分析各成分的化学特性。不同来源的显微组分在复配中作用差异明显。复配比例的微调会显著影响最终产物的性质。研究复配工艺对提升显微组分复配效果很关键。温度是显微组分复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压力条件也会改变显微组分复配的反应进程。复配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最终产物的质量。 选择合适的分散剂有助...
煤的显微组分即在显微镜下能够识别的基本组成成分。依据GB/T15588-2013《烟煤显微组分分类》,烟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分类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3个显微组分组,根据显微组分成因和植物组织结构的保存程度等又进…
答:腐植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分为三组:镜质组vitrinite 、惰质组inertinite和壳质组exinite。成煤植物的组织在气流闭塞、积水较深的沼泽环境下,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主要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植物组织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水解、化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并破坏植物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另一方面植物组织在沼泽水的...